(第一節)概述
一、曆史背景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輝煌燦爛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風俗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由於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割據,人民都渴望統一。所以楊堅在公元581年篡奪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之後,隻用了短短的四個月時間就滅了南朝的陳,統一了全國,從而結束了中國數百年來南北分裂的局麵。隋朝統治的時間雖然短,隻有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兩帝,共38年,但是,它的一些製度為唐以後的各個朝代遵循使用,因而隋朝對它之後的王朝來說,起到了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朝統治中國二百多年,尤其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出現的貞觀之治(627~649年),把封建社會的繁榮推向了頂峰。唐朝極盛時的疆域,東北至朝鮮半島,西北至蔥嶺以西的中亞,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唐玄宗統治的後期,由於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終於在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從此,唐代社會的政治統治日趨沒落,藩鎮割據嚴重,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907年中國曆史上再次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麵,中國社會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隋唐文化,與魏晉南北朝以來漢族傳統的封建文化一脈相承。魏晉時期思想的大解放,為隋唐文化的發展拓闊了前所未有的廣大空間,其時“高門子弟,恥非其倫”,“公卿士大夫罕通經業”《南史·儒林傳》。“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羈鞍仁義,纓鎖禮樂”《意林》。“擯闕裏之典經”,“指禮法為流俗”成為其時風尚。“綱紀既衰,儒道尤甚”,“百餘年間儒教盡矣”,《宋書·臧燾傳》。儒學麵臨全麵的衰落。此般不幸境況,不僅為佛教的輸入,道教、玄學的興盛耘出一片自由天地,而且造成這一時期的士人思想空前活躍。宗白華先生認為,“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宗白華:《美學與意境》,第183頁。正是在這種文化精神的驅動下,隋唐進入了一個氣度恢宏、文化氛圍濃烈而又自由奔放的時代。
隋唐文化又采擷吸納了各少數民族文化之精華。魏晉南北朝三百七十餘年間,發生的最為重大的社會變遷,是境內各民族通過軍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血緣的各種途徑,經無數次戰爭劫難及和平共處,乃如百川彙海般地逐步彙合熔鑄,使漢民族經曆了自秦漢形成之後的第一次大換血,構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民族的大融合,亦促進了(或者說包含著)民族間文化的大融合。如果說,魏晉時期在戰亂、地理隔絕等多種因素的製約下,胡漢文化融合的文化效應遠未展現出來的話,那麼,到了隋唐,漢民族則以一種“大有胡氣”的新民族或曰新漢族的特質出現,民族間相融的文化效應得到最為充分的釋放。這種廣泛的國內外文化彙合的結果,造就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光輝的時代。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相比,隋唐文化呈現出獨特的曆史特征。
1.物質文化發達
隋唐時期農業生產率較之前代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由於耕地麵積的擴大,新的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的推廣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餘糧增多。與此同時,隋唐兩朝政府對手工工匠的人身控製以及對手工業和商業的控製也有個放鬆,允許私人開采各種資源和從事各項手工業生產。國家所需的物資有時也向私人收購。這樣一來,大大刺激了各種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從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中所看到的隋唐已經專門化的手工業生產部門的種類,已遠遠超過了漢代。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瓷器燒造,金銀作和雕板印刷這幾個部門。
2.城市文化繁榮
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又必然促使城市文化的繁榮。唐代的城市,也與唐代物質文化的其他方麵一樣,顯示了一種宏偉博大的氣度。正如清代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曰:“予風天下州之為唐舊創者,其城郭必皆寬文,街道必皆正直。解舍之為唐舊創者,其基址必皆寬敞。”隋唐時期非常繁華的大城市,主要有長安、洛陽、揚州、杭州、成都、廣州等。
3.南北文化交彙
經過長期的社會動蕩,隋唐的民族融合運動達到一個新階段,南北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並且完成了兩種不同風格文化的合流。先秦時期百家爭鳴,老莊及屈原等代表南方楚文化,主要與北方以孔孟為代表的齊魯文化形式對峙局麵。秦漢時國家統一,南北文化初步交合,但漢文化仍更多地表現出南方楚文化的特征。東漢特別是魏晉北方文化有所發展,曹魏時的建安文學為其代表。西晉末年戰亂,文人紛紛南遷,北方多被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南方文化發展迅速,並從總體上超越北方,以致當時無論南北都認為南方文化為華夏正統。隋煬帝由北方統一南方,基本形成南北文化融彙統合為一整體之大勢。隋唐文化大抵是以兩京為中心向外輻射的文化複合體。兩京特別是長安,是隋唐文化中心,是士子應試,朝頒大典,接待外賓,舉辦大型文化活動的所在地,也是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集結點。大批優秀知識分子雲集於此,創造著代表時代文化發展最高層次水平的“精英文化”。在“大一統”的政治及“精英文化”的影響下,與“精英文化”相對應的民間民俗文化也呈現出南北互相滲透,融合交彙的局麵。盡管由於地理及自然生態環境的差異,社會習俗必然帶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特點,但相對魏晉南北朝的風俗特點而言,隋唐風俗明顯具有同一性的文化特征和超同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