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釋語
人活於世要有許多種支撐點。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分析:有一堆雞蛋,甲把它們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全力地看護好它們;乙卻把它們分放在幾個籃子裏,這個籃子裏的雞蛋破了丟了,還能剩下其它幾個籃子裏的雞蛋。甲與乙的做法各有利弊,若不根據具體情況,當沒有孰優孰劣之分。然而,如果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乙的做法則更應值得肯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再以翠莉為例,倘若她不光學習好,而且還有多種特長和業餘愛好,且朋友眾多,那麼即使發生了別人的學習成績超過她或她自己學習成績暫時下滑的情況,那麼她也很容易看得開,想得開。因為支撐她自信自尊的,不僅僅隻有學習這一點,她還有其它許多令其自豪的方麵,又因為她可以通過其它她所擅長的活動,恢複自信,調整好心態;也因為她有好多朋友,她可以通過訴說宣泄掉她的不快;因為她能獲得友誼的溫暖,而不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狹隘地理解為“攀比”,因而心理就有了一種豁達的寬容度。所以人要多方發展,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此就好像有了更多的大樹,那麼抵卸風寒的能力自然增強,風暴襲擊的力量也會減弱。就是說,人的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加強了。
還有一點是不容忽略的,就是要保持思路開闊,這樣就會以最小的代價保持心明。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很容易實施類似翠莉這種“單打一”的人生戰略:隻想著搞好學習,隻想著掙錢,隻想著高學曆,隻想著出人頭地……人生追求的單一,生活方式的單一,勢必造成心理的薄弱。為此美國心理學家吉伯特·布林發出了警告:“記住,在相同的領域中,我們不需要一再追加賭金。挑戰的層次遲早會超過我們的技術,而我們開始會輸。應該讓自己參與不同的活動,或許是一種運動,或許是一種嗜好,用以保持生活的興趣,提供更多再衝剌的空間,重要的是,生命中並不隻在做深呼吸,而應該以正常呼吸為主。”
佛心點化
迎接佛陀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至忉利天為慈母摩耶夫人說法,回到僧團時,弟子們個個想念佛陀,爭先恐後地去迎接,其中有一位在女眾中——神通第一的蓮華色,第一個到達佛陀麵前,恭敬的說:“佛陀啊!弟子蓮華色第一個來迎接您了!”
佛陀說:“蓮華色啊!第一個來迎接我的不是你啊!”
“不是我?那是誰第一個迎接你的呢?”
“是須菩提啊!”
“須菩提?他不是連動都未曾動過一下地仍在打坐中嗎?”蓮華色訝異地問。
“蓮華色啊!能見到真理的人,才能真正的見到佛陀。你隻見了佛陀的色身,而須菩提此刻則見到佛陀的法身。蓮華色啊!須菩提見到佛陀的法身,所以他是第一個迎接到佛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