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一直和禪師糾纏,禪師無法,立刻拿起行腳時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貪婪的獵人,並且說道:“這兩隻耳朵,夠不夠抵你的野雉,你可以拿去做一盤菜了。”
獵人大驚,終於覺悟到打獵殺生乃最殘忍之事。
為眾生利,不惜布施身體及生命
從前,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布施,就是叫他開口說出“布施”這兩個字,他都覺得非常困難,因為在他心裏麵,根本沒有絲毫布施他人的意願。
他後來遇見了佛陀,從佛陀的教化中知道了布施的功德,可是由於心性慳吝,還是無法行布施。佛陀先叫他右手拿一把草,叫他想象把右手當自己,左手當別人,然後叫他把那微不足道的草交給左手。即使隻是這樣,那人開始仍然猶豫不決,反複地想:“我是不是要把右手的東西交給左手呢?”
經過幾次練習,佛再叫他把左手的東西交給右手,左右手反複訓練久了,他慢慢習慣把東西給出來,也了解了布施心,終於能布施自己的財產,最後他有了大菩提心,為了利益眾生,甚至布施了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
佛在心中
世尊告世人曰:“苦、習、滅、道,成就信、戒、多聞、施、慧,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斷酒。”
施安能得無懼:施安,就是讓他人獲得安穩的生活。讓你身心安詳、無有恐懼,這種“施安”的功德,能讓自己將來身心安穩、無有畏懼。
施命能得長壽:“施命”,是指不殺生,進而放生、護生。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要得長壽,不但要救濟貧困,而且要慈心不殺;有了惜生、護生的因,自然能得長壽的果報。
施色能得端正:施色,就是布施飲食讓他人吃得很健康,不再麵貌憔悴;布施衣物讓他人很莊嚴,不再形體猥瑣。我們布施衣服、飲食、醫藥等日用所需,讓他人身強體健,顏容光鮮,不再受饑渴貧病等痛苦,將得頰滿端正的果報。
施力能得勝利:施力,就是為人服務,給予他人助力,讓他人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布施不一定要施錢,有時候為人說一句好話,能為他人帶來不可思議的因緣;有時候隻是幾口飯的布施,卻給他人帶來生命的重生與希望;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也能給人帶來溫暖的感受,所以布施的功德是無量的。
【人間世態】
永恒的水晶球
雨澈,16歲,某省重點高中二年級的學生。聽到這樣的一個名字,會想到什麼呢?想必也會用“幹淨”這個詞語來形容吧!事實上,雨澈就是一個長得十分幹淨而且清秀的女孩兒。她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但是就在她原本應該充滿歡笑聲與美好的花季年齡裏,一場災難使她將帶著那雙漂亮嫵媚的眼睛離開這個對她有著無比吸引力的世界——血癌!因此,她不再擁有同齡女孩子應有按部就班的正常生活,她僅有的聲明將充斥著福爾馬林氣味的醫院中度過,雖然沒有了往昔的健康而充滿活力的容顏,但憔悴的臉上從來沒有讓笑容缺失,她給身邊的每個病友帶來了很多歡樂,這就是雨澈,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死神似乎像是約定好了的,如期而至。就在雨澈將近油盡燈枯的一段時間裏,她堅毅做出了感動所有人的決定:把自己的一雙眼角膜捐獻出去,或許是雨澈的誠摯慈悲的胸懷也感動了佛祖,很快就找到了相吻合的受助者……雨澈喜歡穿白色的衣裙,這更讓人覺得白裙映襯下的她分明就是天使,她希望她不在的日子裏還可以用別人的眼睛看這個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