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紅玫瑰與白玫瑰(1 / 3)

即使同處一個屋簷下,有著“姐弟”的名義,但終究是陌生人。從虞幼薇那間隙頗深的眼神中,唐璜明白,是他自己太唐突了。

出現尷尬也好,顯得矯情也罷,他最大的錯誤就是用熱臉貼上人家的冷麵。說實話,除了這張臉,唐璜拿得出手的幾乎為零,何況人家也不在意他這張清瘦的臉。想著拉好關係?得看人家正主的意思。

從上次的尷尬中恢複過來,兩人已經儼然一副陌生人的樣子,好幾天都基本沒啥交流的。唐璜倒不顯得失落,隻不過,他一般都不在別墅裏吃喝,一個人出去解決。

至於虞幼薇?誰管那麼多,他可不想自作多情。

在臥室裏做了幾組動作,稍微出了點汗,心情也恢複平靜,唐璜穿這個背心,也沒急著擦擦汗,他想坐著休息會。

坐下後,剛閉上眼,打算沉思下,書桌上就震動起來,隨著一陣悠揚的鋼琴聲。沒換鈴聲,他不是那麼小氣的人,不至於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楊哥,找我啥事?”看了眼備注,是楊帆的電話。拍完《弄堂裏》,唐璜回了家,可楊帆則是忙得摸不著頭腦了。

電影後期的剪輯、配音啥的,單靠製片方的團隊是拿不準的,他這個導演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心血。

“唐子,你快過來,後期的配音和插曲需要你幫點忙。”楊帆的粗嗓門有點急。

沒有拖遝,具體問了幾句,唐璜明白楊帆為嘛這麼急了。電影在後期的剪輯沒啥問題,不過在插曲和配樂上產生了分歧。

製片方對這部電影的定位是傳統的民國戲,建議用中國的古典音樂風格,比如加入鑼鼓、嗩呐和琵琶,至於古箏古琴就不考慮了,畢竟內涵不同。而楊帆則不這麼想,劇本的主角原型擺在那,而且片子本身是對群體和意識上的衝突,不是表麵上的諜戰和愛情。

所以,楊帆堅持要重新作曲,最好是根據劇本原型寫曲子,而不是采用快爛大街的《夜SH玫瑰玫瑰我愛你》之流。不是楊帆瞧不起這些經典曲目,而是他總覺得跟劇本不符。

雙方意見有分歧,但楊帆還是說服了製片方,請來編曲和作詞,也有了幾個樣本,楊帆想讓主演唐璜來試試音,唐璜的嗓音他很滿意。

直到上了出租車,唐璜都是雲裏霧裏的。這是要從演員轉型為歌手?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楊帆是重情義的人,這種好事惦記這自己,不過人家也說得很直接,要是唐璜唱功不行,自然會請專業歌手。

其實說白了,劇組沒錢,這才不得不找上他。要是成了,一舉多得。都不是傻子,還送人家一個恩情,蔣誌強親眼見過唐璜的表演功力,不管成不成,這個人情,他覺得很有賺頭。

約好的地方是一個叫做“天籟音樂工作室”的小音樂棚,劇組租的。進了屋,楊帆、張利、蔣誌強都在,還有幾個工作室成員和其他不認識的人,再仔細一看,那位蘇輕雨大小姐居然也在?

心裏有些疑惑,但唐璜還是親熱地跟幾人打起招呼。張利介紹完眾人後,給唐璜來了一個擁抱,蔣誌強和他握了握手,蘇大明星則隻是不冷不淡地點了個頭。

楊帆這家夥最近黑眼圈比較深,看樣子後期製作挺熬人的。

“楊導,這個曲子有了?”有其他人在,唐璜知趣地沒叫楊哥,他知道楊帆需要保持一個導演的威嚴。

“嗯,你先瞧瞧。”楊帆遞出三份文案,看樣子是還沒拿定主意。

沒再多問,先看著這些曲子具體如何再說,練了這麼多年的小提琴,雖不能說音樂造詣有多高,但看點曲子和歌詞還是沒啥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