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了很久,想寫一本關於自己的書。談不上是自傳,算是自己的心得體會吧。第一章,還是來談談我與排球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更喜歡靜下心來寫寫東西,而且是別人玩的越帶勁,我寫的越帶勁。算是一種特殊的愛好吧。
我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排球的。那時候畢竟是小孩子,加入球隊最原始的想法是可以每天下午都去訓練,不用上課,然後還有就是早上包早飯。那時候沒有多大的理想,也不知道日後真的成為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開始是作為替補,五六年級的是主力,曾經也因為技術不行而遭到勸退,後來也是憑著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慢慢的進入了首發,到了六年級的時候,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主攻。其實那時候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爸爸媽媽的支持,在那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把小孩送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而我爸爸卻讓我自己去選,從來都是建議,而不是命令,這很大程度上讓我從小就學會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不管日後是壞也好,是好也罷,自己種下的種子,自己收獲。我爸爸那時候是老師,所以在教育我的方式上跟同年代的家長不一樣,周末也是一大早的送我去體校訓練。那時候的訓練也就是聚在一起打打比賽之類的,也沒有受到比較專業的指導。直到上了大學才明白,無論你小時候做了什麼事情,隻要堅持到大學,隻要你堅持十年以上,那麼你在這個方麵就是比別人好,這是毋庸置疑的。貴在堅持。
後來上了初中,那時候本沒有繼續加入校隊,也不知道我那個初中有排球隊。那是在一個下午,我在班上上自習,突然有一大幫人過來找我,當時我認出了幾個我小學的隊友。那時候的教練是張老師,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小的原因,也是先進的替補隊,之後初中三年我打的是二傳,負責網前球的處理,組織進攻。後來到了初三的時候,我又回到的主攻的位置上,不過因為比賽經驗不足,一場比賽下來我並沒有扣到幾個球。當時是訓練了三年,初三的時候在群力打的比賽吧,第三名,也差不多了,輸給了東屏,東屏是排球之鄉,排球是他們的特色,隨便拉個人都能打比賽的那種,當時決賽的時候還是上的替補,但也是實力懸殊太大。
之後上了高中,高一的時候有一次體活課,我一個人在玩排球,被我後來的體育教練看到了,叫我試著加入高中的校隊。因為那時候技術已經提升了一點,進來直接就是主力,還是打主攻。三年,每年都有一個比賽,在我高三最後一年的時候,拿到了第一,也為我的排球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因為那時候的我已經開始練體育了,我以為以後再也不會碰排球了,哪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
上了大學之後,剛好班主任是教排球的,也是運氣比較好吧,有一個JS省第十八屆大學生運動會沙排比賽。陰差陽錯的我就去了,訓練了兩年,但畢竟從沒有接觸過沙排,訓練也是在體育館,最後一個月到跳遠的沙坑裏訓練倒地的。技術糙,水平低,而且那時候我的體重也飆升到170斤,教練也是零經驗,所以我們輸也是情理之中。重要的是過程,能在我有生之年能體驗到這種高水平的比賽,也知足了。畢竟我不是專業的,從小玩到大,從興趣轉變成了習慣。以至於現在在學校裏隻要路過排球場,隻要有人在打我都會去玩一會。現在喜歡排球的人不多了,每天都是旁邊的足球場籃球場爆滿,而排球場無人問津。在去年十月份的排球賽我真的是過足了癮,整整一個星期都在打,幫別的隊訓練,那時候覺得要是每天都這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