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洲大陸,流傳著這樣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
瘦漁夫,愛寡婦
她種番薯你養豬
大中午,去打魚
寡婦河邊洗尿布
一條魚,一塊布
尿布漂走你抓住
三月倆人住一屋
人人辱,人人惡
流言蜚語不管顧
小老鼠,偷番薯
放下豬瓢去追捕
越過田埂爬上樹
折了樹枝刨樹窟
得到天葛璣衡普
村人卻立寡婦墓
悲泣哭,橫眉怒
血流成河屍填湖
占星術,曆象譜
翻山倒海神顛覆
小漁夫,變猛虎
五洋四海人人妒
君子負,小人毒
天譜七散皆虛無
你建築,我學武
人人夢得璣衡譜
不知天譜在何處
大扈都?歸墟穀?
你說正確我說不
莫欺垂髫小糊塗
四象三垣羽化去
化作黃土萬骨枯
然而,童謠畢竟隻是口口相傳唱之歌謠,那《璣衡譜》是真是假,或在或虛,卻無人知曉,興許那歌謠也隻是教得小孩懂些音律,識些字句,說些牙牙之語,渡過齔髫之期罷了。
但是大能聖人的傳說總是相繼而生,又相互聯係的。在荊洲大陸之上,有一所最古老的、研究領域最廣的學院,被成為引領百家之道的地方——司百院,那裏與世無爭,隻專注於各個領域的研究,其院址確切所在也無人知曉,院內師生皆是通過穿越虛無的大陣進出。這個神秘的學府,曆代院長有一個特殊的尊稱——漁父,一曰引領百家術道,授人以漁之漁父;二傳言創建司百院之人正是那童謠裏偶然得到《璣衡譜》的漁夫,那《璣衡譜》分壞為七,流落世間之後,他便創建了司百院,是真是假我們也無從得知,暫且不去探究,而我們故事開始的地方,卻是在這個古老的學院——
寅時,日旦時分。
月光籠罩住整片茂密的深林,若不是森林之下偶爾閃爍的燈光,決然不會懷疑這裏居然會有人煙,而且更不會想到這是名揚大陸的司百院院址。
忽然,森林最高處的樹巔之上,出現一道瘦弱的身影。
許久,那道身影也未動半分。
一團烏雲緩緩飄過,就在烏雲將月亮完全遮掩的刹那,隻覺得樹巔一陣威風拂過,那身影就消失在了樹梢。
這道身影在森林上方一竄一躍,飛速向著西南方向行進。
約莫半一刻鍾的功夫,這道身影出現在了在司百院禁地——穆棱峽穀的懸崖上方。
若靠近看些,會發現這是一個約莫十七八的少年,少年在懸崖上佇立片刻,一聲輕蔑的冷哼,便縱身躍下懸崖,手裏拽著一根絲線。
穀底漆黑一片,令人驚悚膽寒。那少年躍下須臾之後,穀底泛起一道微光,穀底竟然是一個防護的禁製法陣!
少年被法陣的光幕彈起,一手抓住懸崖邊的樹枝,回頭注視著悠然出現的光幕。忽而他手中祭出一把長劍,“唰唰”兩下,兩段樹枝就往峽穀下掉。
那樹枝和光幕相觸的一刹那,又見微光一閃,光幕下方的世界像是一杯水,水中遊弋著一根根輕飄飄的棍條,那棍條也是好生奇怪,兩端各粘附著一塊看似非常綿軟的紅色附著物。一根根棍條漫無規律地在光幕下方遊弋著,相觸一刹那又往相反方向彈開,如此反複,時快時慢,完全讓人摸不出規律。
那樹枝被彈起,回到了那少年的高度的時候又落了下去,又被彈起……
樹枝第三次接觸光幕的時候,同樣泛起微光,卻沒有再被彈起,而是——陷入了光幕之中,那樹枝接觸到棍條的一刹那,旁邊的棍條忽然像是被什麼機關觸發了一般,將那陷入光幕的樹枝“亂棍打碎”,化為點點泛著微光的湮粉。
“這……”那少年嘟噥著,似乎有點無奈,但轉瞬又驚喜起來,“有了!”
說完就朝著懸崖頂爬去。
一個時辰之後。
他帶著滿臉的喜悅回到了穀口,再次躍下山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