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危機與抉擇(1 / 3)

第十七章 危機與抉擇

春節的餘韻還悠悠地飄蕩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士兵們的臉上還留著節日裏輕鬆愉悅的痕跡,可緊張忙碌的戰前籌備工作早已馬不停蹄地全麵鋪開。楊濤身姿筆挺地佇立在臨時搭建的作戰指揮帳篷裏,帳篷內,幾盞昏黃的油燈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他手中緊握著指揮棒,在巨大的作戰地圖上緩緩移動,那指揮棒就像一把利刃,精準地指向一個日軍據點的位置。這個據點仿佛是一顆凶狠的獠牙,狠狠紮在抗日根據地的邊緣,不僅阻斷了物資運輸的通道,還時不時地對周邊百姓燒殺搶掠,給部隊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拔除它已然成為燃眉之急,容不得半點拖延。

“同誌們,大家都清楚,這個據點地理位置極為關鍵。”楊濤神色凝重,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在帳篷內緩緩回蕩,“日軍在這兒囤積了海量的武器彈藥,部署了大量兵力。咱們一旦成功拿下,不僅能徹底打通物資運輸的生命線,還能極大地鼓舞整個抗日戰線的士氣,狠狠震懾周邊的日軍,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厲害!”

李大山一聽,頓時熱血沸騰,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期待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穿透黑暗:“旅長,到底啥時候動手啊?兄弟們早就憋足了勁兒,個個都像下山的猛虎,就等著您一聲令下,保證把小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趙剛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冷靜而深邃,透著多年征戰積累的智慧:“從最新情報來看,據點內日軍的防禦工事修築得相當堅固,還配備了重機槍和迫擊炮,火力凶猛。咱們必須精心製定詳細周全的作戰計劃,采取奇襲和強攻巧妙結合的戰術,同時,一定要提前做好應對日軍增援的萬全準備,絕不能有絲毫疏忽。”

周明緊接著發言,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堅定:“兵工廠這邊已經全員出動,日夜趕工,全力保障戰鬥所需的武器彈藥充足供應。不過,考慮到戰鬥的殘酷性和激烈程度,咱們還得預留出一部分彈藥作為戰略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作戰細節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帳篷內的氣氛緊張而又熱烈,每個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出謀劃策。就在這時,一名情報人員神色慌張,腳步踉蹌地衝進帳篷,一下子打破了原本有序的討論節奏。

“旅長,大事不好啦!”情報人員氣喘籲籲,胸脯劇烈地起伏著,臉上寫滿了焦急與惶恐,“剛剛收到緊急情報,魯省主席唐朝帶著大批軍隊氣勢洶洶地打過來了,前鋒部隊距離咱們已經不到五十裏地!”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一顆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彈,瞬間在帳篷內掀起了驚濤駭浪,讓所有人都呆立當場,臉上的表情從戰鬥前的激昂亢奮瞬間凝固成震驚與困惑,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你說什麼?唐朝帶著軍隊來了?”楊濤猛地皺緊眉頭,雙眼瞬間眯起,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警惕,仿佛在黑暗中探尋著危險的源頭,“他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直堅定不移地致力於抗日大業,和他往日無冤近日無仇,根本沒有任何衝突,他為什麼突然興兵前來,難道是吃錯藥了?”

李大山一聽,頓時暴跳如雷,滿臉漲得通紅,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這唐朝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糊塗到家了?放著凶殘的小鬼子不管不顧,竟然跑來對付咱們這些一心抗日的隊伍,他到底想幹什麼?他難道不知道現在國難當頭,抗日才是頭等大事嗎?”

趙剛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唐朝此人,向來在各方勢力之間搖擺不定,就像牆頭草一樣。或許是受到了某些別有用心勢力的蠱惑和挑唆,又或許是忌憚咱們隊伍發展得太過迅猛,害怕咱們威脅到他在魯省的地位和利益。但不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咱們必須盡快冷靜下來,想出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周明憂心忡忡,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如果唐朝的軍隊真的和咱們開戰,那咱們可就腹背受敵了。不僅攻打日軍據點的計劃會徹底泡湯,化為泡影,整個根據地都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危機之中。咱們的兵力原本就有限,要同時應對兩支強大的軍隊,這難度簡直超乎想象,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