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生異相(1 / 2)

如意齋的生意不算好也不算壞,在文化一條街這塊風水寶地上混個溫飽自然不成問題。這倒騰舊貨的不像超市,不一定賣的多,賣得快,就能賺到錢。這倒騰舊貨,有時候收點送上門來的東西,有時候是以物易物。

這邊賣邊收,還有小瑞的物資回收公司幫著搜羅,也許有天淘到寶貝也說不定。這不,上個月從桂花嫂子哪拿來的三本線裝書,前天賣給一個老教授,見人家真心喜歡,二高也沒亂開價,不過老教授也很痛快,當時一咬牙也就買下了。

其實老教授心裏明白,像這種清末的雜集雖然不怎麼值錢,但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因為除了自己這種搞學術研究的,一般沒人會對這種沒有名氣的雜集感興趣。雖然掏錢的時候有點肉疼,但懷揣著書籍走出如意齋時,老教授居然是一路小跑,仿佛年輕了幾歲。

收破爛收到寶,在改革開放前那是常有的事,比如說,隔壁的寶光齋就是這樣發起來的。據說,寶光齋的掌櫃以前是個走村串巷的貨郎,有一次幾個村民從自家地裏挖出一些壇壇罐罐,因為不識貨,就問過路的貨郎要不要,換一些針頭線腦泥人糖果,回家哄哄婆娘孩子。

雖說寶光齋掌櫃也是肉眼凡胎,但憑借多年來走村串巷的經驗和直覺,當時就感覺到這些個壇壇罐罐不一般。也注定寶光齋的掌櫃今日走大運,鬼使神差般的用一擔子貨物作為交換。

據說,這堆壇壇罐罐大小五件,這寶光齋的掌櫃隻賣了其中一件,就置辦下了現在的家業,一時混的風生水起。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這人怕出名豬怕壯,一個普通人忽然間就發了,這是非也就接踵而來。因此這寶光齋的掌櫃不得不遠走他鄉,最後來到此地。這件事是寶光齋掌櫃有次喝醉後無意中說漏的,至於真假也就不得而知。

當今社會滿天都是飛機,滿街都是電腦,就連手機都具有上網功能。信息時代,像寶光齋掌櫃所遇到的這種好事,基本上再也遇不到了,但遇不到並不代表沒有發生過,隻是可遇而不可求。

劉鐵嘴今天的生意不錯,掛攤前是走了一波又一波,到了飯點這才閑了下來。

“高老二,今兒十五來進香的人特多,生意怎麼樣?”

二高吃過午飯出門消食,還沒走到劉鐵嘴身後,劉鐵嘴這一嗓子讓二高有些詫異,這老家夥腦袋後麵長眼睛了?話雖這樣說,但是二高心裏明白,這劉鐵嘴聽力過人。這家夥平時練的就是察言觀色,這聽聲辯位的功夫有些火候。

別看劉鐵嘴每天喝醉了東倒西歪的,做鄰居多少年,卻從沒見他摔過跤,這說明劉鐵嘴的下盤很穩。六十多歲的老人,聽力異於常人且下盤很穩,說明劉鐵嘴年輕時也是個練家子。

話說回來,也就是現在有110,這文化一條街裏除了保安還有治安警,所以安保沒問題。這事要是放在以前,這跑江湖的沒有一技傍身還真不敢出遠門!一個刷漆的都敢號稱有兩把刷子,劉鐵嘴自稱縱橫江湖數十載,沒兩下子怎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