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發展科技的任務與途徑(3)(3 / 3)

自然科學一般地是我們勞動人類從事物質生產並與自然界的力量進行鬥爭,借以駕馭與支配自然力的必要與有力的武器,是人類曆史發展中一個革命的因素。先進的科學更是直接為革命為民眾服務,“準備把一切科學的收獲交給民眾”的科學,是懂得科學與大眾結合的意義和力量,懂得高度發揚創造精神,克服一切困難的科學。我們所要求的也正是為抗戰建國服務,滿足目前實際需要和能在現有的物質條件下發揮其威力的科學。

摘自《解放日報》社論《祝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第一屆年會》1942年8月2日

建設需要經驗,需要科學知識。因此,當我們進入大城市後,要善於爭取和利用舊的技術幹部,如工程師、技師、教員等,加以優待和改造。要爭取大批知識分子為新民主主義建設服務,若在這方麵沒有成績,則我們的事業是不會順利得很好的。同時,也要從工人青年和農民青年中培養可靠的技術幹部作中堅骨幹。

摘自任弼時《努力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5年)《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2頁

我們要建設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就必須要有知識。例如建立一個醫院,要設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牙科等,就要有許多醫生、醫助、護士。這些人才。要經多年學習和實際工作鍛煉,才能培養出來。例如要修一條鐵路,必須有工程師和其他的技術專門家,還要有大批段長、站長等。又如被戰爭破壞了的鐵路,將來要迅速建設,還要建設新的鐵路(現在解放區後方就已經在建設),靠我們軍隊的工兵連當然是修建不起來的。又如土地改革後要提高農業生產力,我們就需要許多農業家,來改良種子、肥料、工具和水利。我們辦兵工廠和其他工廠,就需要許多工程師、專門家。開商店、搞貿易,需要很多會計。辦學校,要教員。這一大批技師、專門家、科學家、教員等等,都不是一天可以培養出來的,要有專門的學校來培養,多年才能畢業。我們目前還沒有如此多的有知識的專家,我們必須放手爭取和使用中國原有知識分子專家來替人民辦事。我們一麵使用這批知識分子,一麵教育和改造他們,糾正他們中許多人輕視人民脫離群眾的習氣。他們的大多數是有建設熱情的,在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建設事業中,其中大多數一定是會進步的。

摘自任弼時《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1948年)《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頁

我們必須改造從國民黨反動統治、官僚資本手裏接收過來的企業,保存一切合理可用的東西,去掉一切不合理的東西,創立新的適用的東西,使企業管理、勞動組織等更加合理化。教育改造舊有技術幹部,隻要他們能改變對工人階級的認識和態度,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是應當受到人民和民主政府歡迎的。更為重要的,我們要從熟練工人,特別是青年工人中有計劃地培養出大批的技術幹部;沒有大批的數以十萬乃至百萬計的優秀的可靠的新培養出來的技術幹部——各種工程師、技師等,那就不要設想能夠把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化的國家。

摘自任弼時《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49年)《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9頁

研究科學一定要有科學精神。科學的求真方法是實踐,科學精神就是實踐精神。這種精神第一是忍耐。……第二是勇敢。……第三,科學家是樂觀的。……科學家因為靠了這種精神所以才有成就。科學家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所以在曆史上創造了許多偉業。

摘自茅以升《新時代的科學教育》(1949年)《茅以升文集》科學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