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鏖戰孤城1(1 / 2)

公元2361年4月6號17點31分,中華總醫院傳染科收治了一名疑似流感患者。六小時後,該名患者的病情急劇加重。九小時候後,醫生宣布該名患者死亡。

公元2361年4月9號,中華總醫院停屍房發現多具屍體被破壞。醫院在清理屍體之後,發現該名疑似流感患者的屍體不翼而飛。

公元2361年4月13號,天氣寒冷,時有大風。中華總醫院疑似流感患者突然增多,截至當天中午十二點整,統計數字為一百三十人。三小時後,疑似流感患者有一百二十人被判定死亡。

公元2361年4月13號17點30分,當局封鎖醫院,實行隔離。4月13號18點整,當局宣布中華總醫院所在地區為疫區,實行全麵隔離。

公元2361年5月,整個中國淪為疫區。一個月之後,全球六十七個國家受到感染襲擊。其中三十七個國家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疫區。

公元2361年6月21號8點16分,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疫情的元凶為“撒旦病毒”,並指出該病毒作用於神經細胞,會引起一係列神經係統的破壞和基因突變,導致個體行為改變、多器官病變,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世界衛生組織同時指出撒旦病毒通過體液和空氣傳播,飛沫是其當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公元2361年7月,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出現大量被撒旦病毒感染的人,並發現感染撒旦病毒的人不再大量死亡,而是變成行為異常、失去判斷力,並且嗜血的人。世界各國開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醫院。同年8月11號,世界上第一支撒旦病毒疫苗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誕生。

公元2361年9月20號,美國報道了第一例受撒旦病毒感染的孕婦產下畸形兒。一周後,美國人類學家俱樂部宣布這是一名異種,即外形酷似人類的新物種。

公元2365年1月26號,中國醫學科學院發現感染撒旦病毒超過三年的人,其細胞結構會發生明顯的改變。這種人對正常人類充滿敵意,會主動攻擊正常人類,而且他們變得越來越嗜血,甚至將血液和肉類當成主要食物。同年11月17號,中國醫學科學院宣布,由於撒旦病毒極快的變異速度,疫苗臨床試驗失敗。同時,中國醫學家指出,飛沫已不再是撒旦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才是當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一個月後,此學說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證實。

公元2366年6月15號,世界衛生組織將感染撒旦病毒的人和他們的孩子定義為“類人類體”,認為“類人類體”是人類的一個亞種,並號召人類與“類人類體”和平共處。

公元2380年,美國紐約,人類和“類人類體”爆發了第一場戰爭。隨後,戰爭如撒旦病毒一樣向全球擴撒。

公元2390年,“類人類體”通過傳播撒旦病毒摧毀了人類的防禦線,大量人類或死或變成“類人類體”。人類數量隻剩三百多萬。人類處於滅絕的邊緣,文明全麵倒退。

公元2399年,幸存的人類建立了三大聚集區,位於亞洲的中原城,位於北美洲的印第安城和位於歐洲的牛頓城。

公元2418年,印第安城和牛頓城相繼陷落,幸存的人類不得不向最後的堡壘——中原城遷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