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專辟一章,論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求“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些年,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這是因為人們收入增長,文化消費開始較大幅度提高;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另一個動因,是文化產業提供的多種類的文化產品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多方麵、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文化產品通過市場可以更廣泛傳播。
甘肅省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整個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相應的。“十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先後製訂了《甘肅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設規劃綱要(2001—2010年)》、《關於支持文化事業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加強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甘肅省“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明確了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在此期間,甘肅省文化產業的發展開始啟動並明顯加速。但是,相應並不等於同步,從總體上看,甘肅省文化產業的發展仍然相對滯後。一方麵是在省內經濟結構中,文化產業的產值與地位還不顯著;另一方麵是與兄弟省市比較,甘肅省文化產業仍屬弱小,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科學發展,便成了當務之急。發展的關鍵是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就向前進了一步。發展是通過解決問題來實現的。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依靠實事求是的調查,科學的分析和研究,於是我們麵前的這本《2007年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應運而生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項前無古人、旁無樣板的全新而偉大的事業。改革開放至今,我們的發展道路可以說是從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中開辟出來的。就甘肅省的發展狀況而言,我們亟需一個政、產、商、研、學相互交流溝通的適當的方式、渠道或平台,以便分析處理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近幾年來,遵循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服務甘肅、麵向社會、崇尚科學”的理念,依靠全院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銳意創新,努力探索通過藍皮書服務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製,開辟了通過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和實踐對接,服務省委省政府決策和全省各項事業發展的新途徑。2006年編寫出版了《2006—2007年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分析與預測》和《2006—2007年甘肅省輿情分析與預測》兩本藍皮書,實現了甘肅省在藍皮書方麵零的突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礎上,2007年甘肅省藍皮書在種類和質量上又有新的提高。其中的這本文化產業藍皮書,是省委宣傳部和省社會科學院合作,並由省文化部門與各地州市參與共同完成。我認為這不僅體現了有關部門及參與工作的同誌的敏銳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這種形式的合作也對甘肅省文化產業如何創新機製具有啟示意義,相信它對甘肅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正如專家學者們在藍皮書報告中分析指出的,2006年是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年。我來甘肅工作的幾年,親身參與、經曆了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這個關鍵時期,此刻想來,真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甘肅省文化資源豐厚,蓄勢待發,前景遼遠;憂的是甘肅省文化產業化的水平不高,豐厚資源還勢能沉潛,缺乏有效的釋放機製。何以解憂?唯有發展,科學的發展!
這需要我們做許多深入細致的工作,需要文化產業內外各有關部門和同誌們長期的辛勞與通力合作。 文化產業藍皮書的誕生,正是這種努力與合作的一部分,是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成果。藍皮書麵世之曰,恰逢春回大地之時,這可視之為甘肅省文化產業進一步快速穩健發展的一隻報春鳥。所以,藍皮書成,有關同誌索序於我,我很高興寫了上麵這些話,權作對甘肅省文化產業的希望和前瞻。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