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被學習逼成同性戀(1 / 3)

我進入大學時,給自己這一年的目標就是拿獎學金,一等獎學金。直到這一年的結束為止我的目標一直沒有改變和一絲動搖。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堅持朝一個目標努力。這一路走來,自己對自己吃過的苦,流過的汗,經曆的痛苦和掙紮都刻骨銘心。這個曆程,就想咖啡一樣的苦,但是回味無窮。一開始我就認定了我來這個學校是來學習的。高考給我的教訓是慘痛的,痛到我的心裏,我不敢忘記,怕忘了前車之鑒,來次慘敗。雖然學校裏的同學大都不要學習,學習氣氛很不好,我還是堅決要好好學習,成為一個班級裏的異類是我必須做的。於是每天二十多小時,每個小時我幾乎都做著和他們不一樣的事,他們學習混混,我學習認真,他們在娛樂,我在學習。混混學習,我是不敢的,我知道這些隨意最後會得到什麼,那不是我想要的。而娛樂,放鬆對我來說是誘惑,特別是那麼多人都去娛樂的時候,那對我來說是種絕對吸引人的誘惑,就象幾歲的小孩看到同伴們都吃著冰激淩,他一定會讒,至少會把目光停留在冰激淩上,好久不肯收眼。玩的誘惑對於我這個不大的大孩子來說也是巨大的,每次下課他們去食堂吃一頓,聊聊天,我真想和她們一起去。我是個挺愛玩的人,小時侯很皮,和許多孩子一樣,好奇心挺大,什麼遊泳,吉他,滑旱冰我都想學,有些學了有些沒機會學,這些夢想一直藏在我心底,一有機會就爆發出來,記得高考一考好我就拖媽媽去買了個吉他。實現了我心中藏了很久的一個美麗的夢想。也就是這個我的最愛,被我批準進入了我的大學生活,我進學校就參加了學校的吉他社,一個星期一次課。每天練習個二十多分鍾。這在電腦沒帶到學校前,幾乎是我唯一的娛樂。也是我最喜歡的。我在我們班女生中顯的很特別,什麼都和人家不一樣。人家喜歡一起聊天一起玩,我喜歡獨自在一個角落彈琴,人家有空都喜歡看言情小說和漫畫,而我最喜歡看教科書。我感覺到了自己和她們的格格不入,她們一定也感覺到了,所以我成了獨行俠。我一個人學習生活不是我樂意的,但事實上我和她們是不一樣,愛好不同,目標不同。我很能能接受自己的獨行俠身份,但老師覺得這樣不好,幾次提醒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這太為難我了,我也嚐試過,可就是走不到一起。我想沒有人象我那樣,從開學第一天起就看著一年後學期結束的那一天。我學習的很努力,我給自己定了具體的目標是,第一年爭取拿獎學金,後兩年的目標待定。特別是英語,每天都要花時間背,我每天都堅持花時間背單詞。而我們班很多同學從不花時間在英語上。早自修和晚自修幾乎常是他們的睡覺課。而我由於在高中養成的學習習慣比較好,能自覺背單詞,複習功課。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想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不一樣吧。而我吃的苦很多。每天規定的學習時間我充分利用好,課餘還抽時間自己買書做題。我想盡一切可能的時間抽空學習。我心裏總是以高考的經曆告戒自己,每天臥薪嚐膽,這是我學習的動力。而有段時間我很孤獨,我拚命學習,麻痹自己。孤獨是最難忍受的,而用學習充實孤獨是不錯的辦法,這樣可以不浪費時間,能出成績。我漸漸體會到這樣的好處,期中考試我考的不錯,因為我在學習上花的時間比別人多,成績自然好。於是我簡直成了工作狂,開心的時候學習,不開心的時候也學習,在任何情緒狀態下我都不放棄學習。努力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長時間的煎熬,苦!而每當我感覺苦時,我想想自己的將來,想想那獎學金,就有了一絲安慰,雖然還沒得到,但我的經驗和信念告訴我,我這樣做下去,一定能成功。就是抱著這樣的必勝心態,我在一年中克服了學習環境的惡劣,抵擋住了娛樂的誘惑,忍受了漫長的孤獨,克服了肢體上的疼痛,經常做題做的頭痛,肩膀酸等,一年就這麼過來了,我如願獲得了獎學金,成為了班裏為數不多的一員。由於體育不好,拉了後腿,隻得了三等獎學金,心裏有點遺憾。拿到獎學金證書和獎金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平靜,我覺得那是我應得的,一年前我就覺得它應該是我的。我感覺這是我的收獲。而對於那些羨慕的或者妒忌的眼光,我覺得沒有必要,他們有沒有看到那個晚上十一多點還在教室看書的女孩?每天他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個獨行俠女孩在幹什麼?我付出了比他們多幾千小時的努力,有了耕耘就有收獲,沒有耕耘,天上不會掉餡餅。何況我後來也覺得上天是很公平的,我雖然得到了榮譽,證書,獎金,也失去了玩樂,和同學之間的感情。我想我的同學是無法想象這榮譽背後的辛苦和所失去的東西的。沒有經曆過的人不會明白,這獎學金是用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和痛苦換來的。勝利的背後常常是痛苦和付出,我經曆過了更有體會。這也讓我更加佩服那些比我強的人,她們一定付出比我更多的汗水和艱辛。可能是我無法想象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一種塌實的感覺,那就是先付出後得到。而不是象我以前中考那樣,臨陣磨槍後的勝利,或者說運氣。第一次體會到長時間為了一個信念努力奮鬥最後成功的感覺。這整個感覺自己經曆了,記憶了,我想這就是我的財富。

他媽的真氣人,他們都希望我正常一些,真讓我感到頭大,怎麼樣才算正常呢?起碼給我個底線吧,給我個標準吧,可又說不出標準,真讓我難做人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許多事情會朝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發展,如果這個方向是你期望走的,你也沒有辦法,你控製不了事態的發展方向,它會一直走到終點。有時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你似乎感覺到了它的發展軌跡,這可能就是我所理解的第六感吧。近來看了些電影,感觸很深。在電影中無時無刻不難發現我們自己或周圍人的影子,就好象把自己的靈魂抽離出自己的軀體,來看自己一樣。這就是電影,實在是妙不可言。生活的再現,生活的預言。媽媽叫我不要再在學校裏失態了,媽真他媽的懂個屁!!!什麼是正常和不正常?我倒覺得那天我做在寢室門口的地上倒挺象個正常人。要回答正常與不正常這個問題還真是挺難。記得電台裏的專家聽了我的日記後說,萬事都有個度,超越了這個範圍就不行了。我們的行為舉止應該表現的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想這足以解釋什麼是正常和不正常了。至今這個問題我還是沒有答案說服自己,因為我隻希望自己現在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正常。精神病人們總認為他們自己是正常的,其實已經病入膏藥。不是有個醫生說過,來醫院的說自己沒病的都是有病的人。我當初覺得自己很正常,其實表現已經反常了,這樣的不自醒自覺是可怕的。

我是同性戀,我喜歡,我發覺,我可以喜歡上任何一個女的,到想和她zuo愛的地步,但社會是不很接受同性戀的。所以我一直沒發展下去。喜歡女人的內涵,喜歡女人的智慧和美貌,喜歡女人給我的關懷,並樂意關懷她作為報答。我喜歡的女人給我的感覺是在內心的,然後就會在生理上反映出來,以至於我有這個傾向的時候和女人交往都把握不好一個度。那個時候我開始在網絡上尋找答案,我加入了一個同性戀群,也看了不少關於同性戀的資料。漸漸對同性戀有了更深的了解。發現自己並不是很象同性戀,隻是有這個傾向罷了,可能是在同性中比較能獲得安全感?或者是總角色的錯覺,比如老師對你好是應該的,是工作必須的,而不是她喜歡你。我也不清楚。於是基本感覺自己是有同性戀傾向。一開始覺得自己這樣很不好,很不正常,不是很能接受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的事實。後來在各媒體渠道了解到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很接受同性戀的,並且很多同性戀者是很開放的,他們生活的很好,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我想同性戀的生活應該是可能的,並且幸福的。我常會情不自禁盯著美麗的女孩,目光被她吸引,直到她看了我,我才意識到,並且不好意思的移開視線。有時候和女性麵對麵的交往,我不能看她的眼睛,因為她的可愛,她的智慧,她的微笑都可能吸引我,讓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談話上,而要克製自己,不讓自己進一步發展到有性衝動的地步,因為這是不可以的,也是不道德的,可能。因為我曾有過在開始喜歡上對方時不克製,然後就產生性衝動的情況,我當時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並且很矛盾,想接近但有怕接近,把握不好交往的距離,這讓我痛苦。不過很快我克服了。最近又產生了,可能我就是同性戀了,不管我是不是真的同性戀,我現在已經能掌控自如,一個女人我可以和她保持正常關係也可以讓自己"喜歡"上她.和性取向正常的人比,這可能是我的特異功能,天生的吧.既然我是這樣的人,我有這樣的功能,我就要接受自己.尊重自己.別人不接受我那是很正常的,我得接受別人的不接受我,如果我開始同性戀生活的話.我願意嚐試和一個女人保持同性戀的關係,當然一開始總是保密的。同性戀是美妙的,我覺得我喜歡的女人應該是很純的,至少也要有同情心,善良,我比較喜歡胖一點的類型,瘦的也可以,除非我特別喜歡她。我不喜歡那種隻有性關係的同性戀關係,我覺得惡心。同性戀的大門應該對我來說是剛剛開啟,我現在成人了,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相處,包括朋友,愛人.和他們保持怎樣的距離,我也可以選擇和控製.作為一個成人,我是自由的,然二我也要對我自己負責,也要對一些人負責.我現在有一個男朋友,他能否接受我是一個雙性戀者?我很想知道.他能否接受我和他保持性關係的同時和一個女人也保持性關係.我的朋友們說應該男人是不能接受的.而同性戀這條路是否要走下去,該怎麼走,會遇到怎樣的困難,都很難說.目前我也隻能有時幻想一下,有時和朋友們說說我的想法,來作為一種抒發吧?或許是種虛榮的炫耀,或許是種試探.都有些吧.記得以前常會在情不自禁的和一個人吵架,為了一句話,為了一個想法,吵的很熱烈,很當真,自己胸頭一堆火,悶。現在不會了,會理解別人了。現在做人成熟了,學會了時刻尊重別人,也得到了別人時刻的尊重。記得第一次做家教,心裏很沒底,大膽的去了,一開始去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孩子,人小小的,很可愛的叫我老師,我都不好意思了,說叫姐姐好了,他又對我笑笑。和小孩子玩耍,嚐試和孩子交流,理解他的想法,陪他一起進入兒童遊戲世界。一開始覺得他的大聲吼叫挺恐怖,後來也就習慣了,他是興奮了發泄一下,他就是這樣的。何況我想他是男孩子,這樣挺好。實踐中發覺和不同年齡的人的交往方法是不一樣的。歸根結底是用心和人交往,適度的為他著想。麵對麵的交往就是很有意思。頓時理解了自己以前和人麵對麵交往的經驗少,所以害怕退縮時,醫生和我說的世界上百分之八十都是好人,不能因為百分之二十的壞人而放棄這個美好的世界。其實世界上真的是百分之八十的都是好人?很難說。但我覺得醫生這麼說是想讓我走出那一步,走出去和社會接觸,和人麵對麵交流,主要是給我吃顆定心丸,其實走出去了,多實踐就會進步,就會體會到很多了。人和人的交往是必須的也是很複雜多變了,我還是覺得順其自然的好,不要尊崇什麼模式來和人交往,那樣缺少人情味,總覺得那些人際交往的書隻能暫時收效,長期還是要靠自己用心和人交往,技巧在實踐中自然會琢磨出來。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總有一些東西在理論的框框之外的。比如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我覺得也不是絕對的。接近什麼樣的人的確會對自己產生影響,但是關鍵還是靠自己。不是有記者還要專門到底層社會人士的圈子裏去生活和他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生活,來報道嗎?他們就會從此變壞嗎?而我以前就是個認死理的人,這樣錯過了很多機會,缺少了靈活。記得醫生說過我的心很細膩,我體會到的痛苦比別人深刻,但同樣我對快樂和美好也會比別人敏感,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敏感,我覺得說的簡直太好了!做家教很開心,目前是的。和孩子一起打交道比較輕鬆,他們沒有害人之心,隻是比較調皮。我也領會到了些管理方麵知識和技巧,體會到了作為媽媽的艱辛。我覺得無論什麼工作都是很鍛煉人的,哪怕是保姆。我一直很尊敬孩子家中的保姆。有時很佩服她。以前我很認死理,老看不起一些地位低素質差的人。現在學會了尊重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我眼中的世界就變的很美好了。就象醫生和我說的那樣,多看看世界美好的一麵,我發現自己的眼睛都會變的明亮,透徹!那就是我的心靈!一直想嚐試一個人住,因為雖然病康複後,基本生活都能自理,但和媽媽住在一起難免養成依賴的習慣。飯是媽媽燒的,我想媽媽燒她的那份順帶燒上我的,不會很累。媽媽常讓我學燒幾個菜,說將來結婚後就能自己燒菜了。衣服我總是懶的洗,放的時間長了,媽媽看不過去了就幫我洗掉。長期這樣我就不覺得洗自己的衣服是我自己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想到大學裏住學校時衣服都是自己洗的,有了可依賴的,照樣丟了以前養成的好習慣。現在自己工作了,賺了點錢,有時媽媽嘮叨我自己衣服不自己洗時,我就說,我給你錢,你幫我洗。媽媽不同意,說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是一個成人起碼應該做到的。我和媽媽對峙,不是很多人都請鍾點工的嗎?可以讓他們洗,我覺得洗衣服是低級勞動,不應該由我來幹,我寧可用洗衣服的時間去學些高級本領。我一直是這麼想的,誰也改變不了我這個想法,我說服不了自己去洗自己的衣服。我的一個好朋友是這麼看待我們目前是否要自己做家務的問題,她覺得結婚後女人自然會料理好家務,不管以前會不會做,是否常做。也就是逼上梁山自然會逼出來。我基本很同意她的觀點,雖然還沒結婚。終於有個機會我履行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一件事,養條狗。把狗買到家裏,可媽媽堅決反對。媽說養狗很麻煩的,要服侍它,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照顧它?媽媽一向怕狗,這回見到兩眼發綠的狗,嚇的都哭了,大聲說,你要養狗我就走!逼著不讓我養狗。我覺得很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