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被激得臉色泛紅卻又說不出話,一口鮮血激射而出,臉色最後歸於慘白已是氣息奄奄,一直沒能說話的孫策眼看此景,憤然說道:“就算如此,想要我們的命可沒這麼容易!”長槍一擺,高聲怒喝“江東兒郎,今日是有死無生,大家夥拚了!!!”
江東將士鼓起勇氣,跟在孫策後麵起衝擊。
楊風見狀,悄然一笑騎上黑衣騎兵從陣中放出的絕影,從得勝鉤上提起長槍向前一揮,他身後的黑色騎兵們策動坐騎對著前方啟動,而楊風和趙雲則作為箭頭直指江東軍最新章節無限曙光。
孫策一門的官方解釋最終定為世家餘孽懷恨在心,奮起突襲而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並以此記入史冊,算是印證了周瑜的預測,然則後世並不能通過這一簡單描述推測事實真像,知道這一切的趙雲深埋於心,黑衣騎士本就來自楊風一手建立的暗影營,更不會流傳下去,就算楊風本人也沒有記錄下任何關於此事的字句,所有一切從此泯滅於虛妄的曆史。
------------------------------
許昌魏王府中,曹操憤怒的將手中精致的瓷杯摔在地上,怒吼道:“正世,孤什麼時候允許你自作主張去滅孫家滿門!還把子龍一起拉上!”
楊風低著頭不敢說話,任由曹操在那大吼大叫泄不滿,一旁的郭嘉等人全都樂不可支,小酒一口口喝著,眼睛眯成一條縫,這可讓偷偷瞥見的楊風氣的牙癢癢,好不容易才堅持到曹操火氣暫停,然後聽到一聲巨大的吼叫:“滾出去好好反省反省!”
得到大赦的楊風灰溜溜逃了出去,臨走不忘給郭嘉他們遞上一根大大的中指,聽到曹操哼了一聲就趕緊離開,連郭嘉的鬼臉都顧不上計較。
待楊風離開,曹操苦惱的揉揉額頭,問道:“你們說,正世這次是為何?”
郭嘉微笑回答:“不為什麼,一來是為魏王消除後患,畢竟孫策曾為一方雄主,雖然上表求降,可終究是不穩定的隱患,孫氏一門,兩代皆人傑,況且孫堅曾隱匿傳國玉璽,這事天下皆知,為主公正統所想也不得不下手剪除,正世此舉可謂是犧牲自我成就魏王;再者說來,子龍獨領大軍於北疆作戰,先後滅鮮卑,匈奴,功勞不可謂不大,但正是為此,很快您將麵臨無法賞賜的尷尬局麵,正世為何要拖子龍入局,其因正在於此...”
後麵的話不用多說,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為什麼楊風會走出這樣一步,不僅是為自己的小命著想,也是為曹操將來的穩定考慮,當一個手下賞無可賞的時候,也就差不多到了該退幕的時刻,隻是究竟如何退讓雙方都能接受,這個問題誰也無法保證,風頭過盛的人基本沒什麼好下場,跟隨劉邦開國的張良等人就是明證,當然,曹操統一天下並不意味著就要馬放南山,收兵入庫,在楊風提示下,四周土地已經納入眼中就等著想辦法去收割,先例終歸是要作為一個榜樣來樹立。
賈詡冷然說道:“正世此舉也是為自己徹底退出而為,可能他有了什麼想法需要真正隱藏於暗處實行,以此為借口抵消過往功勞給予魏王麾下一個交代也屬正常。”
曹操感概道:“正世真乃孤之股肱,都不知該如何對他安排今後的職位。”
說道這裏,大家都麵麵相覷,不約而同的大笑起來,楊風不好官乃是名聞遐邇,至於真實的想法恐怕隻會對曹操說明,這一點是毋庸置疑,隻是究竟什麼事讓楊風需要退到幕後,所有智囊好奇歸好奇,但也沒有知道的想法,畢竟曹操是楊風嶽父,這一層關係雖然對於那個位置來說不值一提,但起碼楊風本人沒有想法是肯定的,要做的隻會是保護曹家利益的事情,這些還輪不到他們來了解。
紛亂的天下隨著江東勢力的覆滅而重歸一統,人們都認定曹操稱帝勢在必行,然而直到生命終結,曹操都沒有這麼做,建國的任務他留給了大兒子曹昂來完成,在其死後方才進行,在曹操墓碑上刻著他最想得到的頭銜“大漢征西將軍之墓”,而在統一後的不長日子裏,戰神趙雲很快就進入新設立的參謀部任職,曾經給曹營帶來重大變化的楊風則從此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