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鬼(1 / 3)

楔子紹興東郊外有所大善寺,寺內有座大善塔,塔高7層,登臨塔頂可眺望全城。大善寺香火不旺,平日酉時過後,就隻剩幾個僧人在殿內做做晚課。入秋漸冷後,僧人也不願意秉燭做課了。一入夜,整個寺廟就像死了一樣,寂靜清冷。

這一日夤夜,寺裏三個和尚起夜要去茅房,原本天氣寒冷,僧人都在房裏準備了夜壺,偏偏這三個和尚都愛耍錢,把幾月供奉輸個精光,夜壺也隻好不買了。

頭裏一個和尚一腳剛踏出門外,一陣寒風颼颼刮過,把那和尚冷的一激靈,抬眼正好望見大善塔。他‘咦’了一聲,雙手緊了緊披在肩上的直裰,把腳又縮回了門裏。他身後一個和尚一直低頭跟著他,沒防備前頭那人退了一步,直直撞在他背上。

開門那和尚出家前是個私鹽販,向來是個渾人,一日與人相爭,夜裏喝了幾碗酒,竟提了條鐵槍要去殺人,不想黑天瞎火走迷了路,從寧海縣直走到紹興縣城外。他走了一夜饑渴難當,看見前麵有座高塔,想必是有寺廟,走過去想討點齋飯吃。到了寺裏,住持一見此人,便說“你子與佛有緣,老衲願收你為徒,賜你法名‘無因’,就此拜佛落發去吧”。他聽言大怒,舞起鐵槍要殺住持,卻反被住持和尚擒了去。他心中不服,每日與住持打鬥,打了半個多月,打的手腳俱不能動,終被兩個和尚抬去落發。住持說前日裏取的法名已是因過緣遷,福報不在,就替他取了個新法名叫做無福。過了幾月,住持又擒來兩個販夫,取了法名一個叫無祿一個叫無壽。這三人脾性相投,最是要好,這天起夜就是無福在前,無祿無壽跟在後頭。

無祿撞在無福後背,嘴裏正要嘟囔,無福轉過身一把按住他嘴,給無祿身後的無壽打了個眼色。“莫吵鬧。”無福說著話拉著無祿蹲下身,無壽也跟著蹲下,他一手指著那塔,說:“瞧,我們仨在這廟裏大半輩子,可從沒見過那塔會發光。”無祿無壽一看,果然見到塔頂的佛龕窗透出淡淡黃光。無福壓下聲音道:“老住持說的福報,我看就是今夜了,這肯定是仙人臨凡,我們不要聲張,偷偷過去瞧瞧。”無祿無壽點頭稱是。三人摸出門,躡手躡腳朝著大善塔走去。

走到了離大善塔十步多遠,三人方才瞧見塔頂的光影裏有人影閃動。那人影忽焉在左忽焉在右,似乎是個全無重量的人在隨風而動。三人停了一停,無壽說:“師兄……我在想,若那不是個神仙,咱們進去了恐怕是凶多吉少啊,又即便那就是神仙,咱們不知道他做什麼,貿然進去衝撞了,怕也是…..”無祿接茬道:“對,師兄,咱們就此進塔是有些不妥當,不過,師弟,都在塔前了,咱們就此回去,塔裏神仙知道了也要瞧不起咱們。”無福湊到二人跟前,拿眼一斜無壽,對著無祿說:“如此說,你待如何?”無祿微微一笑正要說話,無壽已經把他攬住,說道:“我知道,派人前去打探嘛。師兄,老招老用就不靈了,甭管怎麼說,我是不去,你們要*我,我立馬就走。”無福、無祿二人聽罷麵麵相覷,心想師弟倒是越老越靈了,但若是叫我們二人中的一人前去打探,那更是萬萬不能。這一來,確是無可奈何。三人就在塔下僵著,去又去不得,走又舍不得。三人都在想,半夜裏出門來原本是為了解手,而塔那邊有片小林子,誰要是先憋不住了,總不能就地解穢,保管就得去那片林子,要去林子就得經過大善塔,這樣一來就算不想進塔也沒什麼說道了。

僵持莫約一炷香時間,無祿實在憋不住了,拔腿就往林子跑。無福見狀趕緊扯著他衣角,說:“師弟,解了手回來,順便進塔一探。”無祿著急解手,隻好答應了。就在這時,塔頂的光戛然而滅,夜空中星月的光芒竟然亦隨之漸漸暗淡,天地陷入了一團黑暗裏。三人目不能見,驚恐的愣在原地,連話也不敢說一句。忽然,一團濃重的黑雲朝他們緩緩飄來,那團黑雲仿佛是黑暗的濃縮,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裏清晰的凸顯出來。黑雲越來越近,一條人影在黑雲裏也越來越清晰起來,人影仿佛是從黑暗的最深處走來,而黑雲就是那片黑暗的門。黑雲懸住,他們看清了那個人影。那是個皮膚異常白皙青年男子,身著白色藍紋袍衫,頭戴一頂繡著金邊的儒生巾,手搖白扇。那人從雲裏慢慢踱出來,似笑非笑的看著三人,說:“福報來了,瞧你們的樣子,頗為不滿啊。”

“今日起你們三人就是守塔人,喚我一聲大公子,以後有你們數不盡的好處,不過,先去把褲子換了吧,我選的你們三個,怎可這般沒出息,嚇的尿褲子。”那人話音剛落,黑雲又把那人包圍住。那人架著黑雲大笑而去,帶走了周遭所有的黑暗。大善塔下,星朗月明。

第一章打鬼龜山村是個小村,卻曆來多產朝中大員,有了這樣的優良傳統,村裏的各種黌門自然越來越多,司牝一報過晨便是終日此起彼伏的朗朗讀書聲。然而這一年來,村裏的讀書人越來越少,大人不願意再把孩子留在村裏,把連垂髫之年的孩子也送去村外,若非要守著祖祀,大人也早就要離開這村子了,不為其他,隻因一年多前,村裏一所學院竟變成了一個窮凶極惡的鬼窟,不僅進去的人再無影信,連路過的人都連連失蹤不見。自鬼窟出現,村子迅速衰敗,隻剩下了零零落落的幾戶人家,那個遠近聞名的“得第村”已然不在了。

這日黃昏,幾個老人像往常一樣坐在村口的牌樓下抽著煙,誇讚著自己早已離村遠去的子孫,忽然瞧見兩個生人一前一後朝著村子走來。前頭一人高高瘦瘦,看起來半百年紀,戴著一頂褪了色的寶藍四方巾,穿一件顯然和帽子是一套的寶藍長袍,濃眉大眼,一把長須把嘴也遮住。後頭跟著一人,似乎不過十幾歲光景,卻比前頭那人還高大,一頭蓬發編著幾個小辮,穿著件破舊的灰色短衫。

兩人走得近來,那長者向老人拱手行了個禮,問道:“各位老丈,貴村有座西林書院,未知何處,可煩相告?”幾個老人聞言一怔,有兩人驚的把煙槍也掉落了地。年紀小的那人撿起煙槍遞回老人手裏,說道:“知道你們這裏鬧鬼,帶我們過去,明日還你們一個清平村落。”一位老人輕輕“哼”了一聲,說道:“這一年來,道士高人我們請了不下數十人,個個說自己本領高強,但進了那書院的,至今未見有一人出來,反倒連累不少鄉民,我勸二位還是盡早返回,趁天未黑,還找得到打尖的地方。”那長者仍一拱手,說道:“既然如此,在下隻能自己尋找了。”他說聲“走吧”,兩人徑向村內走去。那老人歎口氣,喊住他們二人。這老人姓顧,原本是村裏前任村長,現任村長在鬼窟出現沒多久就帶著一批後生出村去了,顧老又當回了村長,和幾個耆老守著祖祠,亦阻止生人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