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方麵拒絕討論這個問題。然而,大多數專家認為,軍方在秘密發展病毒武器。更有可能的是,陸軍正在加緊開發抗病毒的方法,以防止乙方受到病毒攻擊。
名為《軟殺傷》的CD--ROM影片的發行者彼得·希萊克說,美國確實是最易受損害的國家,"一個國家技術上越先進,就越容易受到病毒的攻擊。"
在另一方麵,軍事專家們正在加速電腦進入戰場的進度,利用電腦的快速以及電腦網絡的信息傳送進行戰爭。"信息贏得戰爭",誰擁有最佳信息,誰就能取得勝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不管是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得到真實情況"。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做到這一點真是不容易。而在不遠的將來獲得真實情況的軍隊,將擁有超過敵人的巨大優勢。無線的計算機將從坦克車長、直升飛機駕駛員到步兵班長等每一個人連接在單一的通信網絡中,這一網絡將使所有部隊都能共享同樣的戰場數字地圖。這樣,部隊就能以閃電般的速度發動進攻。全球定位係統(GPS)衛星和機載預警及控製係統(AwACs)的監視飛機也將連接到這個網絡當中,以提供關於敵人車輛及其飛機的精確位置。最終,偵察機器人可能取代偵察兵,把敵人位置的數字化圖像直接傳送給直升飛機或坦克炮手。然而,預計至少20年之內還不會實現機器人直接參戰。
但專家們也無法否認,戰場數字化的最後階段必將使用機器人。實際上,這種機器人的開發與研製早已成了現實。
一種被稱為戰術無人駕駛車輛(TUGV)的機器人正在研製之中。這些機器人將完成偵察、掃雷等危險任務。美國陸軍還在試驗把常規車輛改裝成遠距離遙控車輛的成套工具。他們已經有了能把Ml和M60坦克改裝成機器人的樣機係統。另外,他們還打算裝備大型的挖土機、兩棲突擊車和推土機。事實上,直接對敵方進行殺害的、具有自動導向功能的"電腦殺手",相信也在研製當中。隻由於太過昂貴,才將其曆程推遲到了20年以後。
1994年4月,美國陸軍首次使用"數字化"坦克進行大規模戰爭演習,展現了矽片在軍事上的潛力。計算機士兵的出現已經不隻是在科幻小說中了。
我們可以簡單描述一下未來計算機士兵的形象。身著計算機偽裝,可以在其幫助下,使軍服能夠立刻自動模仿周圍的環境。頭戴有強大目鏡的鋼盔,既是夜視用的圖像增強器,又是與背負式計算機相連接的單色顯示器。該計算機內儲存有戰場地圖和訓練信息,還能與其他士兵的計算機通過無線電台進行聯絡;例如,把敵人的位置轉告他們。在步槍上裝有一個先進的紅外線傳感器,可以透過樹葉識別2200米遠處的目標,並在汁算機中進行處理,顯示清晰圖像。
我們始終可以看到:丈範圍的計算移i網絡與最先進的電腦技術被移植入戰爭或者說本來就是為殺人戰場而研製的。電腦的確將幫助未來戰士成為無堅不摧的英雄,或者說電腦本身將成為戰爭中的"殺手"。
無法否認,將來數字化的戰爭將更直接地對普通人民進行攻擊。也許,更凶狠毒辣的、更大麵積的、更準確的殺人的手段,正在電腦中計算。
也沒有人能夠否認,電腦是本世紀乃至以後許多個世紀的科學寵兒。可是,這個"科學寵兒",卻將不可避免地給我們人類帶來許多的麻煩與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