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大哥也不跟我客套,劈頭就問。
「大哥可以陪我一下嗎?我們傍晚再啟程。」「可以是可以,不過你還沒說到底有什麼事;對了,我也還沒問你,當初你幹爹沒有打算來接你的嗎?你要跟大哥一起旅行回去?」「是的,我想跟大哥一起旅行回去,如果大哥不會不方便的話。」「我沒問題的。」
我停頓了一下,才請求道︰「想請大哥用這一兩個時辰的時間教我一些簡單的槍法。」
「槍法呀!」歐維哈大哥驚訝地說︰「這是沒問題;但你怎麼會突然想要學槍法?噢,難道是看那位龍騎兵女士的槍法神妙,迷上了?」
「一方麵是因為既然還要跟大哥旅行一段路,多少希望自己學一些防身的技術;當然還有別的理由,大哥應該很快就會知道了。」我說。大哥聞言笑了笑,也不再問,揀了兩條粗細長短皆合適的樹枝之後,便先從基本的用槍架式開始教起。
「這個樹枝的長度還是不太夠,槍的長度至少要有兩米四左右,沒關係,我們路過再買一根大杆子。」大哥說︰「學槍最基本的觀念就是它是最長的武器,有些人為了圖靈便用比較短的槍,這樣就沒有使槍的意義,你拿根藤條鞭人得了。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槍既然是最長,那麼自然也就是長度優勢方麵的最強,但是這也造成一些它應用上的限製。首先最原始的槍就是竹槍,竹槍可以很輕,前端也很容易銳利,但是這也造成它容易折斷,後來多半改用木製柄。這樣一來整支長槍的重量就無法壓低,光一個木杆可能就有兩公斤半,加上鐵槍頭甚至鐵皮包杆那就就更重。重量造成揮舞上的不便,因此戰場上雖然有戟或戈這類融合劈砍性能的長杆武器,相關的武藝今日卻不彰顯。總歸一句話槍就是用刺的。其次,如果你要充分運用槍的長度傷敵,則槍的重心幾乎都無法保持在自己身上,這是槍法和其他較輕短的武器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尤其初學,更需要及早熟悉這件事。不管什麼武術都是從架式練起,當然槍也是,所以你得先花兩年的時候打好基礎。」
「是,我這兩年的時間要做什麼?」我恭恭敬敬地問道。
「一回刺五十下,每天練十回,共計五百下,先把姿勢練對、力氣練出來再說。」
「好的。」接著大哥就開始糾正我的姿勢。當然,說是刺,也有針對各種弱點不同角度和姿勢的刺,往上往下偏左偏右等等,大哥一一把我教會。
「一開始的時候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先把姿勢調對、數量做足,你今天練一天,明天手臂一定很酸痛,你明天刺的時候就使不上這麼大的力氣,隻有一天功也是枉然。覺得對姿勢有把握了,再把刺的力度慢慢加大,但是要千萬記得,隻有手動,身體和腳步絕對不準動。
「身體和腳不準動?」我訝道︰「那不就變成了死樁?」「你手臂的力氣不到,如果身體就衝出去,腳就跨出去,你到底是靠手臂的力氣刺人呢?還是用身體和腳推動槍?所以,等到你手臂力氣夠了,發現身體自然會被槍勢帶動了,再任身體前傾;等到你發現全身都能被槍勢帶動了,腳步就可以自然跨出去,但發力仍然是從手臂發力,否則就不用夢想能練出靈活的槍法了。」大哥解釋道︰「通常比較沉重的兵器,練習上都有這種共同的特點;當然除非弟子個人希望,不然師父也會選擇天生力氣比較大的弟子來練習比較重的兵器,因材施教囉。」
說的也是,因為現在得到了一把命運之矛,所以我將就著練一練槍法,將就著用用。要不然像我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果然還是適合練帥氣的劍法呀……
沒想到大哥接著就說︰「……像你的身高雖然不算太高,不過外表看不太出來,意外的,力氣還蠻大的,說不定真的很適合練槍法喔!」
我、我力氣大?啊,我差點忘記了這回事,前一陣子為了把讓我增加體力的「法力」挪做練習法術基礎用,我在陪大夫散步的時候,都是靠自己的力氣背起這身幾十斤重的鐵背心,背著背著久了也習慣了,大概是這樣把力氣練出來了吧!
大哥一邊不斷糾正我的姿勢,一邊也拿著樹枝跟我一起練習起來。不過因為注重姿勢的正確,速度不快,到了傍晚好像還沒有練滿十回的五百下,晚上睡前再補足吧!我們背起背包,開始往回家的方向前進。
這條路大哥已經是第四次走了,頗為駕輕就熟,走了幾天,我就發現不對勁,他一直在留意周遭的動靜。偶而他還會像我使眼神,不過,大哥,你不用這麼麻煩,你發現了什麼,其實我感應一下也就知道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