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如今的一九××年××月××日
今天突然聽到廣播上新聞講由於長期沒有降雨,黃河幹涸斷流!這實在是讓人難以始料的,我聽到簡直就被嚇了一大跳!
幾千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一大隱患、一大肆虐人民的一條難以從根本上治理的大河,一條讓無數統治者隻能對此興歎而又束手無策的大河,難道真的要以今天的斷流而告別那些讓人不忍回首的曆史嗎?
黃河,曆來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和文化的發源地,曾哺乳了無數代中華民族!因此中華文明也因之有黃色文明之稱!但是,黃河在今天這個中國各種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開始接軌的時代斷流了,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難道是黃色文明發展到今天已接近枯竭的先兆?當然,本來今天的文明已不是以顏色來分了,而是各種文明都在對自身進行一種大刀闊斧的改造修葺,向世界文明的統一的搖籃中過渡。連歐洲被稱為藍色文明象征的多瑙河也因汙染而失去了往日的風姿,這不也證明了藍色文明在麵臨枯竭和改組的現實嗎?
當然,我們不難發現,如今,中華的騰飛,實際上轉向了以長江為重心的發展了,以長江為龍身的另一種文明正在中華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的萌發起來,這不是替代黃色文明的另一種文明的發展嗎?而且黃河也真的該卸下它那副重擔了,人們長期在它的周圍墾荒、種植,使它周圍的環境遭到了巨大程度的破壞!不過,在新的文明——長江文明發展的同時,我們是否該注意一下環境的保護呢?要知道,黃河流域原先的環境也一如長江流域一樣,但到如今也成為那副模樣,不能不對此引起我們的深思啊!
這也不僅使我想起我擬寫的那部係列長詩,其中一篇就是關於黃河的,名為《哭河》——黃河,反映的也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與壯大!
這部詩的構思如下:
長詩的名字叫:“哭”字係列長詩之《盤古及其後代們》,副標題:敘事創論大議組詩。
目錄:開篇:致以色列哭牆
第一部哭河——黃河(民族)
第二部哭神——龍(傳統)
第三部哭牆——長城(風格)
第四部哭殿——圓明園(輝煌與恥辱)
這部詩以開篇《致以色列哭牆》開始,涉及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各種領域。由四篇組成。當然,以我今天的水平遠遠不能完成。不過,我們也可以從開篇覓到全詩的端目:
開篇
致以色列哭牆
千年的淚已流幹,
橄欖枝為何還未到彼岸?
和平的信鴿已天空飛滿,
為何還要長年的征戰!
讓延續殘流了幾千年的血,
繼續流淌。
不管是教徒、布衣、元首還是乞丐之幫,
他們嘴上都在祈禱和平善良,
然而為何仍要讓軀體去燃焦、消亡,
都在那寬十四米、高八米的破牆旁,
手捧《舊約聖經》如泣的訴說衷腸。
祈禱那“來自天國的露珠醫治百病,
蒼生從此安康”,
走盡那幾千年來不斷繁榮、毀滅、廝殺、和平、複活的滄桑,
走盡那“多各羅薩路”,
哭訴那“2000年大流散”的痛苦與悲傷,
期盼那“流著奶和蜜”的故土從此充滿和諧清爽,
將耶穌的“福音”廣灑四方!
然而當停下嘴裏的叨念,
轉身又拿起屠刀殺上戰場,
在屍橫遍野的曠漠上,
再度燃起不休的征戰。
為了幾個人的名利,
卻讓無數人的生命,
去堆積他們的偉績,
永遠讓世人流傳。
於是,
用忠於耶穌的教語,
以“聖戰”為幌子,
教唆虔誠的萬民奮戰,
進行著引向毀滅的路站。
都說是為了保護婦女兒童,
到頭來連婦女兒童也背上槍杆,
武裝成現代婦孺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