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新恨鎖眉頭,暗省韶光似水流。
自過百花生日日,一分春是一分愁。
——《十六日》
這首小詩,清麗可感,意無具指,旨在寫下一種憂悶的狀態,似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春愁。與這首詩相應的,是另一首——破窗蕉雨夜還驚,紙帳風來自作聲。
墨到鄉書偏黯淡,燈於客思最分明。
薄醪似水愁無敵,短夢生雲絮有情。
怪煞鄰娃戀長夜,坐調弦柱到三更。
——《二十夜》
墨到鄉書偏黯淡,燈於客思最分明。在冷雨夜,聽隔壁傳來的弦歌之聲,那廂興致勃勃,笙歌未歇,這邊愁思翻湧,鄉書難成。人世間的悲歡總是這麼截然分明。
主持正陽書院這段日子,他潛回內心,寫下許多詩,如一個捕夢者,涉水而行,然後,在語言的倒影中看見破碎疲憊的自己。
言語的反複論述,無助於改變現狀,人困居於現實中,重複著悲哀的狀態。
日複一日,能想起的愉悅越來越少,悲傷越來越深。
他登樓遠眺時是悲的:
關河容易入斜曛,獨立蒼茫數雁群。
樹裏沙灘流漸合,門前梁楚地初分。
天黏野草疑無路,風旋驚鴉忽入雲。
我意先秋感搖落,澤蒲汀柳漫紛紛。
——《晚眺》
他在賞花時是悲的:
叢叢紫翠作秋英,雨過閑階洗倍明。
若比春花爭得似,不輸穠豔隻輸情。
——《秋色》
他在中秋時是悲的:
我生萬事多屯蹶,眄到將圓便成闕。
今宵滿意觴蟾盤,西北浮雲早蓬勃。
薄暮雨愁棼散絲,黃昏坐守猶未歇。
請從樂府歌霜娥,肯向愁人鑒華發。
伊誰天柱追嬉遊,有客鍾陵去飄忽。
平生浪說神仙中,至此能無愧凡骨。
三年三見雨中秋,蒙被掩關愁兀兀。
反思做客無好懷,便有良宵轉埋沒。
羈心卻與晦冥稱,夜氣不隨絲管發。
況今萬裏同陰晴,天意何曾間吳越。
寄聲雲將謝雲師,我心自有明明月。
——《中秋夜雨》
他在別人迎接他的宴會上是悲的:
白雪吳兒發曼聲,華堂九月囀雛鶯。
眾中幾點聽歌淚,不到歌闌未敢傾。
——《秋夜燕張蓀圃座》(其一)
屏圍屈膝夜沉沉,緩緩歌還淺淺酌。
喚到尊前非侑酒,愛他吳語是鄉音。
——《秋夜燕張蓀圃座》(其二)
東山絲竹感平生,不到中年已暗驚。
猛省此身為異客,一宵歡燕主人情。
——《秋夜燕張蓀圃座》(其三)
他在回複友人書信時是悲的:
強半書來有淚痕,不將一語到寒溫。
久遲作答非忘報,隻恐開緘亦斷魂。
寄意愧無青玉案,封函懶置綠珠盆。
故人若問秋消息,落葉蕭蕭自掩門。
——《架頭頗多故人枉書未報作此寄意》
他在重陽節友人來探訪時是悲的:
萬裏秋雲慘不開,淮南木落雁聲哀。
地無一片登臨處,天送滿城風雨來。
幸有故人能置酒,可堪今日不銜杯。
已拌醉斷還鄉夢,任爾鄰雞喔喔催。
——《重九日雨張守先攜酒見過》
他在幽居獨坐時是悲的:
隻餘僮仆勸加餐,哪望園官進食單。
門館晝閑攤飯起,架頭隨意檢書看。
——《午窗偶成》(其一)
繞籬紅遍雁來紅,翹立雞冠也自雄。
隻有斷腸花一種,牆根愁雨複愁風。
——《午窗偶成》(其二)
烏帽欹斜已戀頭,楚天涼思正悠悠。
中秋無月重陽雨,孤負人生一度秋。
——《午窗偶成》(其三)
他收了新仆人時,推己及人,勾起身世之傷,是悲的:
新買孤雛瘠不肥,未來先為製寒衣。
桀驁野性馴猶苦,嚅囁方音聽總非。
爾輩何求惟一飽,主人無奈亦長饑。
憐渠骨肉猶人子,詎忍輕施夏楚威。
——《新仆》
一篇篇細細讀來,如有細針刺心。這一首首詩,意旨相近,都是言愁。愁之一字,言之過重,不言又輕。說出來徒勞,不說出來又徒生惆悵。
若是逐一解析,難免又是老生常談,所以不妨將其看作仲則這段生活真實的記錄,如實地呈現了生命的困境。
觸緒生悲,寄情無奈。我不想用華美的文字去渲染他的愁思,構建愉悅的、令人向往的假象。風花雪月也可以是黯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