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提起了沒有標頭的長矛,長矛頂端綁著裝滿石灰的麻布,接下來要進行三輪的騎馬長矛對刺。
長矛對刺是騎士比武的一大特點,人們稱之為hurten(衝刺)。相關術語(皆來自法語,因法蘭克是騎士比武的故鄉)有poinder(起跑)puneiz(衝擊)punieren(持長矛衝刺)sambelieren(雙腿夾緊)kalopieren(疾馳)leisieren(放鬆馬韁)等。
一般騎士左手持盾並掌握韁繩,右手舉矛,同時雙腿夾擊馬身並用馬刺控製戰馬,直至擊中目標。偶爾也會在馬上用劍砍劈,此時就會出現slahen這個術語,而純粹用矛刺則稱為stechen。
長矛衝刺有兩個重要的技巧,主要攻擊對方兩處“罩門”:長矛應刺中盾牌上四個釘子或係頭盔帶的地方,在比武中,準確命中上述兩個目標是騎士技藝的精髓所在。之所以攻擊盾牌上有四枚鉚釘的地方,是由於這裏恰恰為手柄露在外麵的鉚接處,比較脆弱,而且一旦擊中,有很大幾率可以把敵人的手廢掉,從而令其喪失戰鬥力。
而攻擊頭盔係帶之處是因為那裏無法被盾牌完全遮住,一旦刺中,很容易突破護頸甲,甚至直接刺進脖子,給對手致命打擊。故而比武中一旦有騎士恰當地擊中了這兩個位置,一般而言勝負即分。
兩人雙腿緊緊地夾著馬肚,左手抓著一麵長盾,順便緊握著韁繩。右手均提有一根長達七英尺的的長矛。
麵罩下的眼神都變得前所未有的犀利,雙手露出爆發的青色經脈,大腿已經繃直了肌肉,胸部內的心髒正在疾速的供血中。
忽然,兩人同時向前衝去,整個馬場都震動了起來。
“轟隆隆!”兩匹馬飛快的接近著,從遠處看,幾乎馬頭都要撞上了,而底下包括愛德華在內的觀眾們,已經看的熱血沸騰,但偏偏卻不得發出聲音,別提多難受了!
話說,那時遲這時快,在兩匹馬快要撞上的時候,兩人各自夾了一下馬肚,馬兒也心有靈犀的偏過頭,各自的錯過了。
但,兩人卻在錯過的刹那間,舉起了盾牌相互對撞,發出轟轟的震耳聲,盾牌接觸那一瞬間,迸出了一些木屑,可見其衝擊力有多大。
兩人揮起了長矛往脖子刺去,大個子肖恩歪著頭躲避了這一下,但右臂卻使用了更大的力氣。
格倫維爾的力道沒有肖恩的大,此時的左臂被他震的有些酸麻,右臂有些失衡的刺向肖恩,被肖恩輕巧的躲過去了。
而麵對來自肖恩有力的一擊,格倫維爾彎著腰勉強地躲開了,惹得底下的騎士們一陣驚呼!
第一輪沒有分出勝負,大個子肖恩略占上風,緊接著來到了第二輪。
第二輪格倫維爾又被被肖恩的力道震的失去了平衡,哪怕他早有準備,還是沒有扛住他的衝擊。隻能憑借著靈活的身體巧妙地躲避了致命一擊。
格倫維爾決定要贏得這場比賽,挑戰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