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風順雨,春秋卜天。
八個字,猶如白馬城外的漫天風沙,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洗禮著城內六十萬百姓的軀體和心靈。
五年,僅僅五年時光,春秋一族便榮登神壇,而後兩百三十五年之內,春秋一氏,在百姓眼中,更是成為超脫神聖的存在。
直到三日前,天武十一年,秋。神仙失靈了。
三日前,深秋時節,白馬城。
城中大街小巷,富紳農商,都在嘀咕著一件事,
“是不是上仙不靈了?”
“莫不是老祖宗真的老了?”
“唉,錯了,又算錯了。”
“難道老神仙。莫非遭剔了仙骨,失了法力?”
百姓皆歎,神仙不靈了呢。
人們口中的上仙、老祖宗、老神仙,講得都是同一人,春秋門主,春秋鼎。白馬城裏,研習經綸術數的最強者。
悠悠眾口,並非空穴來風,失靈一說,亦是確有其事。
天武十一年,春。
某日,城外風沙驟停。事出反常,春秋鼎閉目推算,兩日內,恐有沙盜襲城,遂將城門禁閉,全民皆兵。熟知兩日後,城外風平浪靜。又等一日,沙盜未來,倒是將新任城主拒之門外。
春秋鼎再度推算,其結果卻令人生疑。因為天機之中,似乎從未有過沙盜的痕跡。至於再度推算一事,隻有春秋鼎一人知曉。
天武十一年,仲夏。
本是星月交輝的夜幕,霎時間陰雲密布,黑雲垂城,天象詭異如斯。若是有心倒不難發現,滾滾黑雲突至時,曠野無風。風不起,何以動雲?
春秋鼎心早有疑,再測天機。忽然驚覺,引動黑雲的力量竟是來自城主府邸。
翌日,春秋鼎張榜撫百姓,黑雲雖聚之異常,看似猙獰,但絕難傾降暴雨。孰料,榜單貼出不足半個時辰,雷霆大作狂風肆意。暴雨如破籠猛獸,席卷全城。當日,死傷百姓兩百餘人!
天武十一年,秋。
白馬城舉城歡慶。白馬城主迎娶春秋滅之女。出嫁日期與時辰均有老祖宗一人算定。孰料,出嫁當天,白日歡騰,黑夜傷心。
深夜,軍部來報,春秋族人春秋滅,於齊天戈壁中,暴斃!
天武十一年,深秋。
大雨滂沱,連下七天七夜也不見雨停之勢。若長此下去,水災難扼,必然塗炭生靈。百姓惶恐,請春秋門預知大雨何時會停。老祖宗體恤鄉親,竭力推演天象,料定當日子時一刻,大雨必停。豈料,那夜,雨的的確確是停了,隻是較之老神仙推斷的時間上,卻是遲了兩個時辰。
而今時今日,春秋鼎似觸摸到了一絲耐人尋味的東西,將春秋門大小事務交托於春秋印之後,宣布閉關,潛心推衍天之軌道。不料,時至正午,老祖宗突然口吐鮮血,神誌難清的昏死過去。
待到老祖宗醒來時,已是深夜。
床前眾人,見老祖宗麵若白霜,滿目匪夷,卻又不言不語,一時無人敢多嘴問上一句。屋子裏,除了淺淺的呼吸,四下靜得讓人有些拘謹。直到春秋海一語打破了這份不自然的壓抑。
“老祖宗,嵐兒生了,是男孩。”
說罷,屋內又安靜了,許是十幾秒鍾後,麵無血色的春秋鼎忽的笑了,笑得滿麵歡欣。卻是未有發出一音,幹笑無聲。
老祖宗春秋鼎豁然爽朗鏗鏘,道:
“好,好啊!哈哈哈---!”聲若洪鍾,笑似雷霆,
“吾之子孫,承吾夙願。春秋無雙,巡視天下!”
良久,老祖宗的心緒平複了,慢悠悠坐了起來。
眾人見老祖宗正坐如山,唇齒緊閉,不免心中起了狐疑。
春秋無雙,巡視天下。這是春秋族氏的祖訓開篇,又是【春秋訣】的總綱。也不知老祖宗此時說來是何用意。還有,老祖宗此番探天,可有所得?當真是不明所以。。
隻不過,老祖宗雖麵無表情,但身周有意無意流逝的氣機,眾人心中也了然,老祖宗定是受了反噬,怕是壽數將盡。
正如眾人所想,春秋鼎也心知肚明,自己也就剩下朝夕了。
“竭心盡力二十紀,終歸未能得一人。二百四十年的光陰,一場空了。海兒,你的兒子,就叫巡天吧。待他記事時,你不妨告訴他,春秋有子,白馬巡天。”
春秋鼎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抬起蒼老的眼皮看著身遭這些後輩兒孫,縱是滿目憐惜,卻仍舊不屈地歎下了最後一口氣,
“望你們,好自為之。”
天武十一年,秋。
春秋門老祖宗,仙逝。
七日後,白馬城南,有武館開張,取名春秋。
白馬城一如既往的祥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