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集部(4)(2 / 3)

(宋)陳彭年等重修

廣韻五卷

(宋)陳彭年等重修

竹書紀年二卷

(梁)沈約注

前漢紀三十卷

(漢)荀悅撰

後漢紀三十卷(晉)袁宏撰

資治通馨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馬光撰

資治通鑒考異三十卷

(宋)司馬光撰

資治通鑒目錄三十卷

(宋)司馬光撰

司馬溫公稽古錄二十卷

(宋)司馬光撰

資治通鑒外紀十卷目錄五卷

(宋)剴恕撰

資治通鑒釋文三十卷

(宋)史炤撰

通鑒紀事本末四十卷

(宋)袁樞撰

沒琢周書十卷

(晉)孔晁注

國語二十一卷

(吳)韋昭注

戰國策校注十卷

(宋)鮑彪校注

(吳)吳師道重校

晏子春秋八卷

(周)晏嬰撰

劉向古列女傳七卷續列女傳一卷

(漢)劉向撰

五朝名臣言行錄十卷三朝名臣言行錄十四卷

(宋)朱熹撰

吳越春秋十卷

(漢)趙燁撰

(宋)徐天祜音注

越絕書十五卷

(漢)袁康撰

華陽國誌十二卷

(晉)常璩撰

水經注四十卷

(後魏)酈道元撰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唐)釋玄奘譯

(唐)釋辯機撰

史通二十卷附劄記一卷

(唐)劉知幾撰劄記

(民國)孫毓修輯

孔子家語十卷

(魏)王肅注

荀子二十卷

(周)荀況撰

(唐)楊信注

孔叢子七卷附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釋文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新書十卷

(漢)貢誼撰

叛鐵論十卷

(漢)桓寬撰

劉向新序十卷

(漢)劉向撰

說苑二十卷

(漢)劉向撰

楊子法言十三卷附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

(晉)李軌注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

(明)黃省曾注

徐幹中論二卷

(漢)徐幹撰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

(宋)阮逸注

孫子集注十三卷

(宋)吉天保輯

六韜六卷

(周)望撰

吳子二卷

(周)吳起撰

司馬法三卷

(周)司馬穣苴撰

管子二十四卷

(周)管仲撰

鄧析子二卷

(周)鄧析撰

商子五卷

(周)商鞅撰

韓非子二十卷

(周)韓非撰

齊民要術十卷

(後魏)賈思勰撰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王冰)注

(宋)林億等校正

(宋)孫兆重改誤

黃帝素問靈樞經十二卷據明趙府居敬堂本景印

王翰林集注

皇帝八·一難經五卷

(明)王九思等撰

新編金匱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機撰

(晉)王叔和集

(宋)林億等詮次

注解傷寒掄十卷

(漢)張機撰

(晉)王叔和編

(金)成無己注

新刊王氏脈經十卷

(晉)王叔和撰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

(宋)唐慎微撰

(宋)寇宗爽衍義

(金)張存惠重修

周髀算經二卷附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

(北周)甄鴛重述

(唐)李淳風等注釋音義

(宋)李籍撰

九章算術九卷附音義一卷

(晉)劉徽注

(唐)李淳風等注釋音義

(唐)李籍撰

義玄經十卷附說玄一卷釋文一卷

(漢)揚雄撰

(晉)範望注說玄

(唐)王涯撰釋文

(宋)林瑀撰

易林十六卷

(漢)焦積撰

墨子十五卷

(周)墨翟撰

尹文子一卷

(周)尹文撰

慎子內篇一卷外篇一卷補遺一卷逸文一卷附內篇校文一卷

(周)慎到撰

補遣逸文

(民國)繆荃孫輯校文

(民國)孫毓修撰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鬼榖子三卷附錄一卷

(梁)陶弘景注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

(秦)呂不章撰

(漢)高誘注

淮南鴻烈解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

(漢)許慎注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

顏氏家訓二卷

(北齊)顏之推撰

白虎通德論十卷

(漢)班固撰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群書治要五十卷

(唐)魏徵等輯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補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