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開,廣東人,他是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運動員。從1956年第一次打破世界挺舉紀錄開始,又在1956年11月、1957年8月、1961年5月、1963年4月、1963年10月……連續8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中國舉重史上第一人。
一位優秀運動員,在他的短短運動生涯中,能夠為祖國爭得一項榮譽,譜寫一曲凱歌,已是很不錯了。而中國廣東的舉重名將陳鏡開,在他運動生涯處於艱難之時9破世界紀錄,為祖國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讚歌,更是難得。
提起陳鏡開,人們都豎大拇指,都說他是中國舉重運動的驕傲,是中國體育界的自豪,是中國人的光榮。是他,用自己的心血與智慧,創造了中國第一個體育運動世界紀錄;是他,成功的一舉甩掉了中國“東亞病夫”的帽子,顯示著中國人向世界體壇的先進行列的大步跨入,他以驚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振奮著民族精神。凱歌固然令人振奮,但是凱歌的譜寫者卻曆盡艱辛。
那是1956年夏天,前蘇聯舉重隊應邀訪問我國,陳鏡開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6月7日晚,他在上海體育館同前蘇聯隊友誼比賽中,成功地挺舉起133公斤,打破了美國人溫奇保持的132.5公斤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開創了我國體育史上攀登世界高峰的新篇章。全場觀眾無不歡欣鼓舞,“中國第一個世界紀錄誕生了”的歡呼聲,衝破夜空,傳向祖國的四麵八方,震驚世界舉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體育工作者熱淚盈眶,緊握陳鏡開的手說:“我們幾十年的願望,讓你這一舉實現了,祖國人民感謝你!”
然而,由於當時我國的體育事業還比較落後,各項運動項目在世界體壇均無多大成就。當1956年陳鏡開創造第一個世界舉重紀錄時,國際上有人汙蔑我們的紀錄是假的,是用筆寫出來的,而不是用手舉起來的。這種惡語中傷,深深地刺痛了爭強好勝的小夥子。他多次說過,一個運動員在比賽中創造的成績,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榮譽的問題。因此,他深知,對待這種惡語的最好辦法是當著各國強手的麵打破世界紀錄。於是,他暗下決心,準備到第16屆奧運會上再展神威,再破紀錄,為國爭光。有了這種精神動力,他開始了更艱苦的訓練。
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未能使他為國爭光的願望如願以償。在奧運會前夕,國際奧委會陰謀製造兩個“中國”,為了祖國的尊嚴和榮譽,陳鏡開含淚放棄了這次機會。他說:“絕不容許這個陰謀得逞,我們退出奧運會,成績照樣會不斷提高。”
正是因為這種民族精神的激勵,使陳鏡開連創佳績。1956年11月12日,退出奧委會的中國舉重健兒在廣州東郊體育場舉行表演賽,陳鏡開又挺舉起135公斤,第二次打破世界紀錄。同年11月29日,他又在上海把挺舉世界紀錄提高到135.5公斤。但這些成績都是在國內賽場上取得的,國際上還是不予承認。
陳鏡開如出征的戰士渴望戰鬥一樣,日夜盼望著在國際賽場上同世界名手們一比高低。
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漫長的一年過去了。1957年,陳鏡開終於有了一露身手的機會。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重比賽在莫斯科舉行,他決心用事實來證明謠言的誣蔑。但是,8月6日那天,他的身體狀況十分不好,腰痛發作,肩關節還帶著傷,然而他知道,抓住一次機會不容易,他迫使自己忍痛參賽。但終因力不從心,在抓舉和挺舉的角逐中,發揮不夠理想,被前蘇聯選手落下了15公斤。要想在最後一項比賽中超出對手,可能性很小。而且由於賽前減輕體重和前麵兩項比賽體力消耗過大,又突然兩腿抽筋,不要說舉起沉重的杠鈴,就是挪動一步,也要咬著牙,忍著痛,但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已顧不上這麼多了。第一次試舉,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成功挺舉起125公斤,接著他要了130公斤,當杠鈴剛舉過頭頂,猛烈抽筋的腿已無法收回,一陣鑽心的痛緊揪著他的每-根神經。當他想到祖國和人民的期盼時,他咬牙堅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