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歸國創業(2 / 2)

華羅庚在大西南活動長達八個月之久。在這期間,他乘坐的吉普車曾幾次在險峻的山路上演出驚心動魄的一幕幕,但華羅庚早已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日後他回憶起這段生活時頗有感觸地說:“在實際工作中我親眼看到錯誤的數字可能導致階級弟兄的傷亡,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往往一位階級兄弟、革命戰士不惜犧牲性命以求的東西,就可能是我們計算時所忽略的小數點後第二位。”“我的這些體會是在書齋裏、教室裏如何設想也設想不到的東西,但在一滴水投進大海的時候,它就會發現要求變了,不再局限於如何不使自己幹涸的問題,而是服從滄海的要求了!”

華羅庚立誌到工農中去,從西南回京不久,他就與他誌同道合的學生和助手們組成小分隊,五人一組,從北京出發,前往各地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他們每到一處,先辦訓練班講完課之後,便和當地群眾一起做試驗。聽過他們講解“雙法”的人們,因急於見到“雙法”產生的效果,所以夜以繼日地進行試驗。華羅庚和學生們巡回到各個現場親自指揮。一期訓練班辦下來,往往能產生幾十項成果。這使華羅庚興奮不已,他和學生們四處奔波,時而出現在北京地鐵的施工現場,時而出現在田間地頭。當他們頂著酷暑來到江南農村,發現這裏窩工現象嚴重,農民們隻有等隊長下命令後才動手幹活。“能不能用統籌法把農活進行統一安排,讓農民隨時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呢?”帶著這個想法,華羅庚把四季農活作了詳細調查,然後用數學方法把人力、物力進行計算,將一年農活排列出來,並計算出一畝地需要幾個工,盡量使農業生產管理科學化。在此期間,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工農骨幹,使許多應用數學工作者得到了鍛煉,摸索出了一條發展我國應用數學的道路。

1966年,十年浩劫開始,正在南方推廣“雙法”的華羅庚一行被緊急電報召回北京,華羅庚也被當作“資產階級學術權威”遭到批判。不久,華羅庚在科技大學的櫃子被撬,凝聚了他大量心血的數學手稿被盜。周總理得知後,批示要力求破案。與此同時,“四人幫”又扣壓了他撰寫的推廣統籌法的文章,並且禁止拍攝和放映有關的科教電影。後來由於周總理親自出麵幹預,這個陰謀才未能得逞。

1970年4月,周總理在《應給華羅庚以保護》的批示中,對保護華羅庚人身安全及追回被盜手稿等問題都作了具體批示。華羅庚和他的助手得以到上海搞試點。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使華羅庚感到無比溫暖。

1970年6月9日,華羅庚、陳德泉、計雷飛抵上海,“有關方麵”派人通知他們:“現在上海正在搞突出政治,搞技術的事情不大好辦。你們不要下工廠了,也不要到處亂跑,免得發生意外……”而華羅庚呢,全然不聽這些,與“四人幫”針鋒相對,他把滿腔的怒火都化做了工作的動力,頂著酷暑埋頭研究,在大家的配合下,使用統籌法,僅用6天時間便完成了20天的工作量,一天就為國家多創價值20萬元。隨後,華羅庚又用優選法幫助裘履正解決了儀器零件去掉氧化膜問題。回到北京後,他們又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邀請,采用優選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研製液晶的最優方案。

1982年,已經72歲的華羅庚冒著盛暑三下淮南,為兩淮煤礦培訓生產骨幹。旅途的顛簸,艱苦的煤礦生活,使他第二次得了心肌梗塞,因病情危急被連夜護送到北京醫院。

他的病情稍有好轉,便偃臥在病床上,為《數學方法與國民經濟》一書寫下了動人的序言。他寫道:“黨下達了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動員令……每個炎黃後裔的科學家無不摩拳擦掌要為之竭其能,盡其力,奮不顧身地奮鬥……考慮到與生命搶時間,盡心盡力為祖國,我將我血薦軒轅!”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老科學家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