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天地開辟之初,人之生也,有如池久而生魚,物腐而生蟲,乃是由於自然之氣化而生也。故其時之人,不分貴賤上下,皆為同輩。是謂平民。形雖是人,心則不異於禽獸,男女群居一處以度日。不久,因不能不求衣食,無任何人之教導,人人憑天生之智慧,作充饑禦寒之計。然而人性各異,有賢者,有愚者,有強者,有弱者。賢者能免於饑寒,愚者不能免於饑寒。強者奪弱者之衣食,弱者被強者奪去衣食,於是平民之中發生鬥爭。此時,在億萬人中出現所謂聰明睿智,神妙智慧的人,教彼愚者衣食之道,分別教訓鬥爭者不為暴虐。……此聰明睿智,至仁至德之人,謂之聖人。此聖人立於上,為天下人所仰,即稱為天子,謂為大君,故天下之人皆是臣。是為君臣之始。
摘自(日本)太宰春台《辨道書》見《太宰春台集》第203頁
其(地球——編注)名曰地。自夫宇宙之大觀之,則特幺麽一星,不隻大倉之祇米也。然以吾人之小而視之,則如廣大無尚焉者然。故特對稱於天耳,夫地也者。中心為火,軀殼為石,衣裳為水為氣。地之萬物不可勝數,括為生死二物,死物在軀殼,生物在衣裳,在衣裳者為上。鹹賴造化之德,而無晝夜無間斷,恒常生生不息。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者也。生物又別動植兩種,動物為貴,其至貴者人也。蓋吾地星之英華而化工之尤精妙也。
摘自(日本)津田真道《性理論》《西周全集》第1卷第14頁
吾人所具有的力皆為體力,然而身體各部分具之力也各不相同,姑且可分為體力和心力兩類。體力又可進一步分為自然體力和有意識體力兩者,所謂自然體力是指呼吸、心跳等與人的意識無關者,有意識體力是指手足的運動等受我們意識支配者,因受筋肉所司,故又稱為筋力。而心力也可分為智力和德力兩者,此二者本來就是頭腦所具之力,所以原本應當稱謂腦力,根據習慣故且稱它為心力,但是決不是指心髒的力,心髒之力即心髒的運動乃屬自然體力。通常又有稱為膽力的,也是屬於腦力而不是膽囊之力。……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筋智德三力是身體的作用,所以吾人以身體為本。
摘自(日本)津田真道《唯物論一》載《東方學士會院誌》第17編第4號第174頁
宇宙是唯一的自然,反之也可以說唯一的自然就是宇宙。在唯一的自然之外不存在宇宙,唯一的自然是宇宙的真相即是真理。我們把這種觀點稱為一元主義。
摘自(日本)加藤弘之《自然與倫理》第17頁
人與物之生;皆定於冥兆,發於自然,天不自知,造物亦不知也。夫蒸人之生,夫固自生而已,天不使之生也。……元氣肇判上為天,下為地,人在其中,曰“三才”。
摘自(朝鮮)李奎報《東國李相國集》後集卷11
雖道之在太虛,本無形也。而能形之者,惟氣為然,是以大而為天地,明而為日月,散而當風雨霜露,崎而為山嶽,流而為江河,秩然而為君臣父子之倫,粲然而為禮樂刑政之具。其於世道也,清明而為理,穢濁而為亂,皆氣之所形也。天人無間,感應不忒,故彝倫敘而政教明,則日月順軌,風雨以時而景星慶雲,醴泉朱草之瑞至焉。
摘自(朝鮮)李穡《牧隱文稿》卷1西京風月樓記
盈天地之間皆氣也,豎言則日月之往來,星辰之運行,寒暑之相推,陰陽之相代,消息盈虛生旺休因皆氣也。橫言則山川,嶽瀆之融結,風雨霜露之施行,草木之榮瘁,人物之動息,聖賢愚迷之群,分清濁粹駁之不齊,皆氣之寓於兩間也。
摘自(朝鮮)金時習《梅月堂文集》卷2《服氣鬼神說》
太虛寥廓充塞者氣也,無內無外,無始無終,積氣汪洋,凝聚成質,周布虛空,旋轉停住,所謂地日月星辰是也。
摘自(朝鮮)洪大容《湛軒書》《內集·毉山問答》
一生兩者,分一而為兩,非於太極之外,添出個天地也。兩生四者,分兩為四,非天地之外,添出個四氣也。四生八者,分四而為八,非於四氣之外,添出個天地水火雷風山澤也。
摘自(朝鮮)丁若鏞《馬猶堂全書》《易學緒言》
塵塵相依,塵凝為土,塵粗為沙,塵堅為石,塵津為水,塵煖為火,塵結為金,塵榮為木,塵動為風,塵蒸氣鬱,乃化諸蟲。今夫吾人者,乃諸蟲之一種族也。
摘自(朝鮮)樸趾源《燕岩集》《熱河日記·鵠汀筆談》
蓋天地人物之生,皆由氣之造化。而後世閱曆經驗,漸明乎氣。窮理者,有準的,而熄其紛紜;修行者,有津梁,而庶無違越。
摘自(朝鮮)崔漢綺《氣測體義》序
對國家來說,森林財富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對此要加以保護。
摘自(尼泊爾)比蘭德拉國王語錄《廓爾喀日報》1990年7月22日第4版
一切生物依靠水的這個事實,說明了水的重要性。河流是水的來源,是生活的根本需要,是進步的關鍵。河流和湖泊的水可以灌溉土地、發電、飲用以及其他如促進農業和工業發展等有益的用途。尼泊爾的河流和湖泊,雖然擁有水電能的莫大蘊藏,但至今尚未完全利用。河湖作為方便的內地水道,可用於運輸笨重貨物而少花能量和財力的航行。河湖裏的水可作飲料、洗滌、染色等用途。當然,河湖也增添了國家的美麗並使其氣候宜人。人們為了娛樂而去遊覽湖區,在那裏以遊泳、釣魚和其他水上娛樂消磨他們的時間。成千上萬的人們可以賴捕魚為生。許多地方,河流作為天然的界線。
摘自(尼泊爾)N.B.塔帕、D.P.塔帕《尼泊爾地理》第24頁
動力是人類進步和繁榮的基礎。人們為了加快進步的速度和更好地前進,除了自己的體力以外,還利用了自然界提供的多種動力資源。在人們認識到得自空氣、水、煤炭、礦物油、日光等的動力遠勝於人力或畜力並且更為有效後,從而開始利用機械動力以來,人們的物質進步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一個國家物質上的進步,是以利用各種形式的機械動力的程度來衡量的。
摘自(尼泊爾)N.B.塔帕、D.P.塔帕《尼泊爾地理》第105—106頁
我歌頌阿耆尼(火),司祭者,
在祭祀中,是天神,是祭司,
頌讚者,最高的賜予財寶者。
阿耆尼(火)一向為古仙人
和新近的仙人所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