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拉薩烈士陵園
1950年10月,原西康省省會昌都解放。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談判,簽訂和平解放西藏協議,10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1950年動工修築自西寧至拉薩的青藏公路;1951年動工修築自成都至拉薩的川藏公路:兩路穿行在平均海拔為3000至4000米的高原地帶,跨越大河峽穀,翻穿高山峻嶺,工程十分艱巨,然皆於1954年建成通車。1959年進行以反烏拉製度、反奴役和減租減息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改革。1962年10月,印度向我發動武裝入侵,我被迫自衛反擊。在上述西藏解放、築路、改革、衛國等重大曆史事件及長期和平建設中,我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奮鬥拚搏,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與此同時,很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拉薩烈士陵園位於拉薩市西郊,這裏長眠著為西藏的和平解放以及建設和保衛西藏而犧牲的烈士。
陵園始建於1955年,重修於1991年,占地63萬多平方米,由紀念碑、廣場、烈士亭、照壁、陵寢等組成。照壁上刻有安息在此的830位烈士的英名,其中有著名“愛民模範”洛桑丹增、袁石生以及為西藏建設而鞠躬盡瘁的領導幹部夏輔仁、洛桑次誠。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人民公仆、領導幹部的楷模、優秀共產黨員孔繁森的陵墓也建在園內。
拉薩·羊八井地熱電站
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雪域高原西藏,地熱資源非常豐富,許多地區遍布大小熱泉、沸泉,從眾多熱泉中源源不斷湧出地下熱水。
羊八井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溫地熱濕蒸汽田,也是世界上大型地熱田之一。羊八井地熱田終年從地下向上翻湧出熾熱的泉水,方圓40公裏被溫泉散發的一股股蒸騰的霧氣所包圍。最為壯觀的要數氣井放噴時的景象,隻要閘門一開,滾燙的熱水和蒸氣直衝百米高空,10裏之外可聽見噴發的吼聲。涓涓泉水彙聚而成的熱水河和熱水湖最使人驚奇。
羊八井地熱電站位於拉薩市西北約90公裏處的當雄縣羊八井鎮,海拔4300米,其地熱田地下深200米,地熱蒸汽溫度高達172℃。已開發總麵積約20平方公裏,發電潛力約35兆瓦。地熱田自1975年實施開發利用以來已曆經30餘年。從1977年9月第一台1000千瓦試驗機組發電成功並投入運行後,裝機容量逐步增加,生產規模日漸擴大,發電量逐年上升。由5眼地熱井供水,單井產量為75至160立方米小時,水溫為145℃至170℃。每年二、三季度水量豐富時靠水力發電,一、四季度靠水熱發電,能源互補。機組台數由1台增至9台,發電總容量由1兆瓦增至2518兆瓦,年發電量由1977年的494萬千瓦小時上升到2004年的110850萬千瓦小時。羊八井地熱電站已累計完成發電量約12億千瓦小時。這裏已建成35千伏級升壓站兩座,110千伏級升壓站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