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社會運動(2)(1 / 3)

中國共產黨以全力幫助農民運動,以至暴動沒收地主土地。中國共產黨不因此運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去幫助她。而是因為此運動是中國資產階級民權革命的中樞,是徹底民權主義性質的,故幫助她。叛徒陳公博輩說中國CP自知中國產業工人過少,不足奪取政權,故違反馬克思唯物主義而求助於流氓土匪的農民運動,中國CP決不害怕這些物觀論的“高等”叛徒的誣蔑,而停止他對於民主主義的農民運動之幫助。可是中國CP對於農運的任務不僅是幫助而且是領導。中國CP決不沉溺於小資產階級的農運中而失其獨立性,決不由農民意識來動搖或影響自己的領導,而是要以自己無產階級的正確領導去矯正農運中種種弱點和缺點。隻有小資產階級民權派才會把農運看做是完滿無缺的社會主義運動,自己不是指導農民而是追隨農民。中國共產黨不是這樣的,他知道中國農運中還有種種大的缺點——如平產主義,無政府傾向,盲動傾向等,須要校正,客觀上主觀上都還含有資產階級的影響需要解除。中國CP並不誇張他對於農運的領導,鄉村資產階級還有侵占與危害這種領導的可能。所有這些,都愈增加中國CP群眾工作之艱苦的任務。

摘自蔡和森《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1928年)《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資料選輯)》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0頁

富農在農民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常表現消極,中立,或仇視的態度,最後常更快地走入反革命的營壘中去。這是因為中國富農的一種特殊的性質。他具有資本主義的與資本主義以前的半封建剝削的形式,他往往是農業企業和工商業企業剝削雇傭勞動的人,或者同時又將其土地的一部分出租,以通常殘酷的形式來剝削佃農,或以高利貸來剝削貧農。應當預先看見:農民必然繼續分化與富農的走入反革命營壘也不可免,所以應當在農民運動初發展時,即準備著下一階段的鬥爭。

凡富農現在已成為反動力量的地方,那麼反富農的鬥爭,應與反軍閥,反地主豪紳的鬥爭同時進行。

在富農還沒有消失革命的可能性,因受軍閥官僚的壓迫而繼續鬥爭的時候,共產黨應企圖吸收富農於一般農民反軍閥反地主豪紳的鬥爭之內。當富農搖動於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時期,在不妨礙貧農富農鬥爭範圍之內,黨不應該故意加緊對富農的鬥爭,使其更快地轉入反革命的方麵去,而變成革命的積極的仇敵。黨在目前階段中的任務,乃在使這種富農中立,以減少敵人的力量。但貧農與雇農的鬥爭應同時進行,決不能因聯合戰線而對富農有所讓步。

摘自《農民運動決議案》(1928年)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55—356頁

看到人民,認識不到人民的力量,是由對曆史尚少正確的了解,對人民的苦痛和要求尚少深刻的了解。曆史的發展,實際就是人民力量的發展,上層統治者一天天在腐爛,下層受壓迫的人民一天天在生長新的力量,一旦時機成熟,社會就起變革,曆史就前進一步。中國曆史,目前正處在新舊交替的變革時期,舊的封建統治,因其和外來獨占資本統治相結合,更加速了它腐爛的程度;荒淫貪汙,達於極點,凶殘橫暴,也到了極點。目前大小城市和各地農村經濟情況都在闖入總崩潰的黑門,就是這種腐爛的具體表現。這一統治的主要基礎,卻建築在對農民無限度的剝削上麵;覺醒的農民,力量已組織起來的農民,就成為這一統治的掘墓人。改革土地,使耕者真能有其田,農民就立刻都覺醒起來,其力量就立刻都發動起來,組織起來。

摘自潘梓年《談民主必須能認識人民的力量》《群眾》第13卷第7期

有係統地建立各級農民協會,爭取把更多群眾組織起來。……在農村進行宣傳工作,要注意農民能接受的程度。農會中黨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黨的農民運動的路線和策略,要經過黨團去宣傳、組織實現。地方黨部要加強對黨團的指導,以鞏固無產階級對農民的政治領導。

摘自陳雲《江蘇農民運動的趨勢和今後的鬥爭》(1929年11月)《陳雲文選》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頁

農民運動之發展,必然從反對個別的地主轉變為反對整個的封建製度,必然從要求減租和承認水佃權之鬥爭轉變為土地革命。但是,農民推翻了封建的土地私有製度,實現了農民自有其土地,還是不能解除他們所有的痛苦,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平等之可能。土地革命的實現,封建製度被推翻,必然助長資本主義之發展。因而資本主義的壓迫必然加強。所以,農民群眾一定要更進一步地聯合著工業的勞動者來共同推翻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