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闖寫作這首詩的用意,也是為了激勵自己,叫自己不要被眼前的這些宵小懼怕,你們算得了什麼,難道我劉闖還比不上一個女子有氣魄嗎?
不過,對於這個大陸上的人來說,這首詩當然是實實在在的劉闖出品。不僅僅是劉闖麵前的三人驚呆了,甚至連正醉臥高吟的李太白微醺之時,耳畔也忽而傳來了《夏日絕句》的回響: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好詩!首聯對仗公正,氣魄闊大。末句用典,借古諷今。整首詩無一個難字,卻是渾然天成,如滄海之巨流!”
李太白又抿了一口美酒,突然間放聲高呼道: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四人!”
聽到他這麼說,身旁的幾個酒友馬上就笑出聲來:
“太白,我看你是喝糊塗了吧?我記得你這詩原來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吧?怎麼今天憑空加了一個?”
說話那人麵如紅鍾,黃鬢垂眉,正是寫“少小離家老大還”的賀知章。他一向最喜歡和李太白喝酒,更是喜歡調侃這個詩仙。不過平常和李白的打趣中,由於嘴拙,他幾乎總是落了下風,總要被李白奚落。可是今天,他似乎終於找到了李白詩中的破綻,哪能輕易放過了。
“哈哈,你懂個球。原來是三人,現在變四人了。你可知那多出的一個人是誰?”
李白又喝了一口酒大笑說。
“哦,是誰?”
旁邊的一個胖和尚笑眯眯地說道。他便是舉世聞名的佛印和尚,心寬體胖,看起來活像一個彌勒佛。
“和尚,”
李白轉過頭去:
“剛剛吟出絕頂好詩的人!”
“哦?”
佛印和尚倒來了興致,一邊喝酒一邊摸著自己的小山般隆起的肚子說:
“是子美?”
李白搖了搖頭。杜甫的詩是很不錯,但絕不是這個路子。這首詩中的雄渾氣勢杜甫雖然也寫出來過,但杜詩中的悲愴感在此詩中卻是沒有的。反之,這首詩粗中帶細,也是杜詩中少見的。
“那是辛棄疾那個老將軍?”
李白仍是搖了搖頭。“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本人是個軍人,所寫的詩詞也跟普通文人大為不同,那種英姿颯爽的感覺在這首詩裏也是沒有的。
“是李賀那小子?”
賀知章也不禁加入了猜想的行列。
“他寫不出來。”
“是陳子昂?”
李白又搖頭,說:
“好了,你們也都別瞎猜了,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名氣,所以你們就算猜破了頭也想不到。說實話,連我也不知道他是誰。”
“怪了,”
賀知章嘴裏嘀咕著:
“沒有名氣的人居然能寫出絕頂好詩,而且氣勢上柔中帶剛,頗有女子寫詩的風格,我也真是沒見過。我也不相信有女人能寫得出絕頂好詩。”
佛印又摸了摸自己那圓滾滾的肚子: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