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2章(1 / 2)

區華子傷得很重。不過還是活下來了,行走微有不便。

顧將軍是留下頭痛的毛病了,不過顧家立刻封爵稱候,原有封地全部賞回,與陳一柏同封南邊十城總守備,各負責五城,統管兵馬大權,顧家深表滿意。

同南國的談判很順利,年貢三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錦緞,合計有五十萬兩白銀,再加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年節互相往來禮品,也大約有一百多萬兩,小韋提議多要東西少要銀子,雙方首腦對這一點都表示非常滿意。對趙二來說,寫在紙上的三十萬兩白銀容易向民眾交待,不多,不算個事。別的禮物啥的,比較容易處理。北國也省了事,不然也得拿銀子去買東西。

割地的事談了好處,最終北國退回兩城,新得兩城,算是各讓一步。

趙二覺得,唉,我通過談判把人家占了的城都要回來兩個,這比打仗劃算啊。對北國來說,占領起來太費事了,維護費用超高,孤城在人家國境內,太容易失守,不如一早放棄,換成銀子。

韋帥望的魔教終於定名摩尼教,成了北國三大國教之一,同佛道二教一樣,享受種種稅收優惠,在各地公開設立堂口,教眾發展規模壯大十倍。

冬晨召集所有冷家得過各色劍的人,開了一個沒有白劍的會議,重新選舉掌門人。

冷秋自然不肯出現,王不見王,何必大家不開心。至於是誰當選新掌門,既然韋帥望拒絕參與,他就沒什麼興趣知道了。

韋帥望稱病不出席。免得到時有人提起韋魔王的舊事,大家尷尬。

其它得過白劍的,老一輩見冷秋不出場,就避嫌不去了。晚一輩的近二十年來得過白劍還活著的不過是冷琦冷蕭韓笑還活著,二位在魔教,一位從不涉足江湖。

大家環顧一下,發現這是冷家頭一次一個白劍也沒有的聚會,沉思良久,咦,白劍死光了嗎?沒啊,這是啥意思?這是被冷家白劍抵製不理的會議嗎?

看起來得在黑劍裏選了……

嗯,也不是,冬晨雖然沒得白劍,其實,也差不多,大家都知道他功夫同當年得白劍的白逸應該是差不多,有可能是勝過白逸兒的。

還有冷蘭,雖然得到的是黑劍,但是在公開比武中勝過白劍的人可以得到白劍,韋帥望殺了黑龍即得到白劍,但是他把白劍讓給了冷蘭。當然,白劍是不能隨便讓的,除非你承認某個向你挑戰的人比你強,不戰認輸。韋帥望就是這麼讓的,沒有人對這一點報有任何懷疑。

所以,冷蘭是在場唯一的白劍。連黑劍也隻有冷清冷迪與冷文河冷文穀到場。

冷蘭加上冬晨就是最強力量。

不過,大家也明白,還有更強大的力量,並未到場表示支持。大家都很靜默。

沒到場的強大力量是啥意思呢?

根本就抵製這場選舉嗎?那麼參與選舉的人,會是啥結果?

大家都不發言。

冷清也不發言,他很想退場,盡管事實證明,冷冬晨當初提出的不要進入南國境內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他依舊覺得,從私人道義角度講,冷冬晨不夠義氣。從民族角度講,冷冬晨是叛徒。當然,他承認,冷冬晨預見到會有殺戮平民行為,而這種行為,確實有違俠義精神。冷清依舊不喜歡冷冬晨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國際主義態度。

冷迪的想法就比較複雜,他認為冷冬晨最合適,隻是冷冬晨的聽證會還沒完,這是否附合法定程序,冷迪存疑。

冷文河冷文穀的想法就更複雜了。

如果韋帥望不支持冷冬晨,韋帥望又不肯參與這事,那麼,唯一能與鴛鴦刀夫婦較量一下的,就是他們堂兄弟了,老一輩小一輩加起來戰鬥力不錯。而且他們在這場戰爭中,自始至終為國出力,冷冬晨不過最後閃亮登了一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