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東京,占領中原,擄走了徽宗、欽宗父子,高宗倉皇狼狽不堪的往江南逃亡,這是多麼讓人悲傷又是無奈的一件事情!國破家亡,許多敗家子,許多官府家人與眾多百姓都匆匆忙忙、慌慌張張的逃往江南避難,李清照夫婦也是其中的難民。
俗話說,亂世之中,人命賤如草。也可能隻有在亂時,才會懂得和平、安寧、平淡的可貴與珍貴!也應該會明白國家強大的好處,國泰民安的道理!落後就要挨打!區區金兵數十萬人就將大宋國打得落花流水,如同趕羊。
這是國家的不幸,也是百姓的不幸,也是李清照與她丈夫趙明誠的不幸。惡夢就從國破的時候開始的!在逃難的過程中,李清照他們所收藏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後來更讓李清照沉痛與備受打擊的是,她的丈夫趙明誠死在了上任湖州知事的途中。
殘酷的悲痛欲絕的無情的不斷的打擊,有些麻木與心灰意冷的李清照寫下了那首《聲聲慢》,不過還有更多無情無義的事情向她襲來,傷害著她。流離失所,四處奔波,她們的財物被偷被盜毀於戰火,後來,她最親愛的人又去逝。她迷茫、痛苦,在李清照如此孤寂的時候,此時,有位叫“張汝州”的男子走進了她的世界,更是給她帶來了噩夢。
李清照是我國偉大的詞人,她對詞的創作的成就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想當然,她在當時也是個很有名氣的人,所以當張汝州見到李清照時,表達了自己對她的崇拜,同時又對李清照百般照顧,百般示好,並且那個叫張汝州的希望能夠與李清照結婚,做一對恩愛幸福的夫妻,相親相愛一輩子,永遠都不會分離!
可能有許多人不希望這是真的,但李清照答應了他——雖然眾人反對,畢竟這是一件有傷世俗之風的事情,況且也有人說他是個小人,有人也說他是個浪子…可是她不管,她迷茫,她疲憊,她無依無靠…所以,她和他結了婚,在一起了。
可能,她還記得曾經在那個元宵節,那個相國寺,煙花、星星、花燈…還有就是趙明誠與她的初次相見,他說他崇拜她,喜歡她…他的愛慕之情,她的微笑,後來他們在一起、結婚了,有了幸福美滿的快樂的生活。
如今在自己無依無靠的時候,有人喜愛她,疼愛她,她哪能不憧憬著曾經擁有的那份美好呢?雖然她如今已是四十多歲了。她依然希望著愛情,也依然憧憬著愛情,女人需要安全感!
可是,這一切都讓她失望了,現實將她的美夢敲打的粉碎!那個叫張汝州的其實他真正想要的是金錢,而不是什麼所謂的愛情。讓人可笑,也讓人遺憾,也讓人沒想到。
當張汝州發現李清照現如今並沒有他以為的那麼多錢財時,大失所望,他心有不甘,“愛情”變成了拳打腳踢…
麵對著如此悲劇的結果,這可真的是李清照從未想過的,悲痛欲絕,虛情假意的愛情、婚姻竟然想將她折磨死。
後來,當李清照發現那個張汝州是靠買官得到的一個小官職,李清照勇敢的將他狀告了,當然這場官司有她的那些親人幫忙才成功的,結束了擺脫了這段不到百天可怕的如惡夢般虛假的婚姻。
晚年的李清照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編撰《金石錄》來完成丈夫趙明誠的未完成的心願!前世今生,可能對她來說,她的一生如夢般令人又愛又恨!
其實文人墨客不管他們是多麼的有才華橫溢,無論他們是多麼的有名氣…許許多多的擁有,在國難當頭時,在國破家亡時,在遭遇坎坷時,在蒙受不幸時…許許多多的人都是渺小的脆弱的,一視同仁,每個人都是普通平凡的一個人而已!
人生如夢,似幻如煙,李清照或許也會認為自己的一生仿佛就似夢幻一般,或喜、或悲…仿佛就像這首詞所說的: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沒有了好心情去賞玩,隻是漫不經心的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