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峽鎮位於白帝城天坤郡最南端的地方。
它是白帝城抵禦鄰國番邦入侵的最後一道屏障,一旦被番兵攻破龍峽鎮,等於是南大門打開,引狼入室,番兵大軍就會勢如破竹般地攻入天坤郡平原腹地。
所以龍峽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因為這裏土地肥沃,風景秀麗,而且又是白帝城的自由貿易區,白帝城三大家族和那些幫派勢力也不會在這裏實施稅收,是走私和經商的天堂,所以白帝城的民眾都願意上這裏來定居做生意,這樣一來,龍峽鎮人口眾多,商鋪林立,一下子成為了天坤郡的人口密集大鎮。
隻不過,回來龍峽鎮做生意的人,基本上屬於在溫飽線上掙紮的人,因為貿易通道必須通過番邦才能進入南麵的眾多國家。
番邦向來對這些貨物能搶則搶,能沒收就沒收,弄得這些龍峽鎮的商販叫苦連天,就算僥幸能通過番兵的盤查,也可能要將利潤的一半上交給番邦政府國庫。
但是,生意就是靠拚出來的,在龍峽鎮擁有商鋪的人,完全不用再靠自己走私商品到番邦,隻要做一個貨物中轉商就能財源滾滾來,不用擔那些走私商販的風險。
而他們,也曾經是走私商販,發了財以後買下店鋪,用雄厚的財力囤積商品,華麗轉身為供貨商。
因為有這樣誘人的利潤,所以來龍峽鎮拚一拚的人每天都數不勝數,傾家蕩產自殺的有之,賺得滿盆滿缽的有之。
自從二十年前,以甄族聖殿軍為代表的白帝城與番邦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之後,番兵已經很少再有大規模進犯白帝城了,除了偶爾會有一些耐不住寂寞的邊防番兵攻入龍峽鎮周邊的小鎮大肆燒殺搶掠一番以外,基本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
白帝城的三大家族誰也不肯駐軍在這樣一個沒有任何油水的地方,因為這裏沒有稅收,雖然人多,但對於三大家族來說,這裏是一塊貧瘠的土地。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收稅,但一收稅,就意味著人口流失,人口流失,邊防也就變得脆弱,他們不可能幹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
由於邊防和護商的雙重需要,防暴隊應運而生。
龍峽鎮一共有十幾個防暴隊,每個防暴隊有三千多人,雖然也是隸屬三大家族聯軍,卻沒有三大家族軍隊的待遇。
防暴隊分為防暴隊員和監軍兩種,監軍是軍紀的監督隊,防暴隊的最高長官是監軍長,擁有上尉軍銜,隻有監軍長才享有三大家族聯軍的軍人待遇。
雖然防暴隊有保衛龍峽鎮和護商的職責,但在所有龍峽鎮人的心目中,這些防暴隊隻是一群可有可無的人渣而已。
說起防暴隊裏那些人的來曆,連睡著的小孩聽到都會被嚇醒過來。
全都是由白帝城各地犯過大罪的人,被各大家族的軍隊抓來這裏,在他們身體裏植入追蹤器,以軍役代替牢役,番兵要不攻打龍峽鎮還好,要攻打龍峽鎮,他們就是第一披上戰場抵禦的。
他們一沒裝備,二沒軍事指揮,上戰場以後,一句“衝啊”,赤膊上陣,衝到番兵的坦克裝甲車前就是一頓手撕牙咬。
下場可想而知,沒錯,他們就是炮灰防暴隊。
因為是炮灰,今日不知明日事,所以幹什麼都無所謂,於是那些走私商販就與防暴隊的監軍長達成協議,讓防暴隊的這些炮灰們給他們護商,充當保鏢,他們則給這些防暴隊員發對於他們的軍餉來說相對豐厚的薪金。
監軍長在防暴隊裏的權限是無限的,他想讓這些防暴隊跳屎坑,他們就得跳屎坑,讓他們抹脖子,他們不敢切腹,敢違抗監軍長命令的人,監軍長隨時可以讓他們從防暴隊裏永遠消失,而且沒人會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