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元明清相術(2)(1 / 2)

《神相全編》是唯一一部集各相術家之長的相法經典,收錄了宋代以前各個時期的30多位著名相術學家的300多篇相法,幾乎囊括了中國相術的所有領域,其中包括麻衣道者、張行簡等相學大師的經典力作。本書是明、清以來最流行的相法大全,廣為流傳,是識人、斷人的重要依據。古代用人者視此書為相人寶典,現代用人者也將其奉為相術指導。

《柳莊相法》《神相全篇》對後世影響極大。在明代相學繁榮的基礎上,清代相學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清朝末年,西方手相學開始傳入中國。

手相學是前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門學問,它以現象、事實為依據,利用手掌的形狀、紋路、氣色預測人的健康狀況,以及人的心理、性格和命運趨勢。

手相學起源很早,遠在公元前,我國及印度等地的手相學即開始流行了。

在我國《黃帝內經》裏,已經有關於用手相測病的記載了。

在西方,舊約聖經上也提到過手相,說上帝給每個人的手上打上了印記,使所有人都可以知道自己以後的工作。這印記便是手相學研究的掌紋。中國手相學在周朝已很普遍,而比較係統完整的手相學著作產生於漢朝,西漢許負所著的《相手篇》、後漢王充的《骨骼篇》、後漢王符的《列相篇》都有關於手相的論述。《月波洞中記》也有關於手相的論述,見宋鄭樵《通誌·藝文略》。

手相學根據手上的紋路和手的形狀來研究人的性格和命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東方手相學和西方手相學。

德國心理學家斯皮爾花多年時間收集並研究了成千上萬的手紋,發現手相學能準確地預測人的疾病和人生。他通過孩子的手正確地預測出在孩子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幹擾的心理問題。

西洋手相學以醫理、解剖學來做立論基礎,並建立在實踐和統計的基礎上,言必有據,十分理性。而中國手相學以玄學為基礎,思想空間廣闊,創意性強,但實踐和統計較少。因此,手相學已經分為中西兩種學術,兩者可以互相比較和學習,但其目的都是用於實踐,造福人類,幫助人們趨吉避凶。

西洋手相學已經獨立於人相學之外,成為一門專科來進行研究了。而中國曆代相術大師都將手相學附於人相學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西方手相學傳入中國後,很快便流行全國。中國手相學取其精華,有了新的提高。

中西結合的手相學已經成為一門學術,跟其他學術一樣,具有獨特的學理性、分析性和係統性。

研究手相學的目的是要觀察一個人的性格、品德和魄力,揭示其能力傾向,探知先天的健康狀況,預測未來的命運,知其成敗,加以趨避。

中國手相學在新手相學的基礎上逐漸成熟起來,它繼承發揚了中國手相學、印度手相學、日本手相學及歐洲手相學的精華,特別是廣泛地吸收了膚紋學、生理學、心理學、病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天文氣象學、地理學等諸多科學知識,綜合三大醫學係統,成為一門嶄新的、實用的人體生命科學。

中國手相學是祖先為我們積累的文化財富,它摒棄了愚昧落後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唯心主義,在《信息論》《係統論》和辯證唯物論哲學觀點的指導下,從清末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清代的相術著作主要有範文園的《水鏡神相》、雲穀山人的《鐵關刀》、棲霞山人的《金較剪》、白峰禪師的《靈山秘葉》、石亭的《燕山神相》、高味清的《大清相法》、陳淡野的《相理衡真》等。

《水鏡神相》是曆代相術精華的總彙,由明末清初浙江右髻道人編纂。右髻道人在個人豐富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從漢代許負直到明朝袁珙等曆代相術名家的理論精華,加以分類排列,融會貫通。其中“五官相法”涉及嘴、鼻、耳、眼、眉等各式形狀一百餘種,“頭相總論”實際上論述了人的全身,“相術雜問”提出了不少精辟見解,而“變相論”“陰騭紋秘論”“相法九征”等論述更是精彩迭出,“相術名流傳”對曆代相術名家的活動作了生動的記述。

《水鏡神相》成書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堪稱相術中的經典之作。

右髻道人真名範 ,字文園,自稱右髻道人,清初浙江海寧人。他一生至孝,對兄弟謙恭,對朋友忠信,樂善好施,救困濟危,因而聲名遠播。由於他的相術靈驗無比,曾被招入京師為王公貴族看相,名動朝野。他在總結麻衣相術的基礎上,又彙集了曆代各種相術學派的理論精華,曆經三十年撰寫出《水鏡神相》,是相術愛好者不可不讀的一部經典之作。作者主張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外形不能勝過內心,內心不能勝過所奉行的道。如果內心正直,即使形惡相醜也不影響他成為君子;形雖好,相雖佳,但心術不正,也一定是個小人。

縱觀古今相人之法,其目的都是為了指點迷津,讓人趨吉避凶。作者取“水鏡”作為書名,寓意用明鏡照人,使人走上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