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羈之子(1 / 2)

在荊楚大地南端,鑲嵌著一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鹹寧。長江環流於北,幕阜矗立於南,南高北低,高山、丘陵、盆地交錯,溝壑、河流、湖泊密布,多樣型地貌天然組合成奇特的一塊寶地。這裏青山綠水,環境優美,是聞名全國的“桂花之鄉”、“楠竹之鄉”。這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我們的祖先最遲於新石噐時代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悠悠曆史,源遠流長,孕育出多少傑出的人物。

鹹寧因水係發達多橋,素有“千橋之鄉”的美譽。帶橋字旳地名比比皆是,汀泗橋、賀勝橋、官埠橋、龍潭橋、劉家橋……不一而足。其中一座橋叫高橋,高橋所在的鎮叫高橋鎮。出高橋鎮向西偏南,群山聳立,過一個隘口下坡,兩邊山丘相夾,一條綿長的山溝呈現在眼前。鄉間小路蜿蜒而過,在溝兩邊串起一個個左右分布的小灣子(自然村),其中一個灣子名叫黃鐵鋪。中國一代名將黃永勝就出生在這裏。黃永勝原名黃敘全,黃鐵鋪黃敦富家的老四。黃永勝的名字是在井岡山時毛澤東給取的。在一次戰鬥中,一股敵人突然打到前敵委員會與紅四軍軍部附近。時任班長的黃敘全來不及請示連長(連黨代表是羅榮桓),立即率全班戰士向敵人反擊,擊退了敵人,保衛了前委與軍部的安全。戰鬥結束後,前委書記兼黨代表毛澤東表揚了他,並問他是哪裏人,叫什麼名字。黃敘全說:“報告毛委員,我是湖北鹹寧人,我叫黃敘全。”毛澤東笑眯眯地又問:“是哪個敘字呀?”黃敘全結結巴巴比劃著說:“是餘字加又字的敘。”毛澤東把全當成錢說:“敘錢,敘錢,還是講錢呀!那不好,革命戰士不能隻講錢,要講為無產階級而奮鬥。”他想了想說:“這樣吧,我給你改個名字,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遠勝利前進,你就叫黃永勝吧!”黃敘全高興地說:“好,這個名字好。”從此黃敘全就改叫黃永勝了。

黃永勝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的祖父叫黃祥東,生有二子。他的父親叫黃敦富,是老大。娶妻彭氏,共生有三子二女,黃敘全有一兄兩姐一弟,分別叫黃敘金(長兄)、黃敘雲((大姐))、黃敘玉(二姐),黃敘元(小弟)。

黃永勝自他開始懂事時,就在同代孩子中顯得出類拔翠,聰明機敏,很討人喜歡,甚至有些調皮搗蛋。在村裏成了孩子“王”。甚至調皮搗蛋,桀驁不馴。黃鐵村口有一個小水塘,村裏人洗菜洗衣都用塘裏的水。小小黃永勝要挑戰那口水塘,猛地跳下去,下去了又不會劃水,差點淹死。自己撲騰了好一陣,幸被大姐發現,伸出一根竹篙,讓他抓住竹篙爬上來了。那一段時間家裏日子還過得去,他的祖父非常痛愛這個孫子,對他希望很大,不到七歲就讓他到本鄉的八鬥畈餘家祠堂私塾念書。先生是個夫子,愛喝酒,對學生很嚴厲,功課過不了關就用戒尺打手心。黃永勝心裏對先生有怨氣,他常常一有機會就在課堂上違犯紀律氣先生。祖父決心要將這個調皮的小孫子培養成材,私塾讀了一年半,又把他送到武漢張之洞小學讀了半年。就這樣他斷斷續續讀了三年書,後來家道敗落,書讀不起了,便輟學回家在家幹農活。為了給家庭多掙點錢,他不僅跟著父親學做篾匠,編織竹籃,而且還挑到高橋、金牛、賀勝、橫溝等集鎮去賣。一天,黃永勝挑著竹籃到金牛沿街叫賣,無人問津。當他叫賣到一戶有錢人家門口時,穿著華麗的主人叫住他問道:“賣多少錢一隻?”黃永勝說:“兩個錢一隻。”主人拿了兩隻籃進了屋後,叫胖兒子送來兩個錢。黃永勝說:“還差兩個錢。”胖兒子地說:“算了,這籃做得不好,隻能兩隻算一隻。”說完就轉身回去了。黃永勝隻有一個人,加上人生地不熟,不便發火。他小眼珠一轉,連忙跟進了屋,說:“行!這隻籃的籃係沒係好。我拿去換好的送來。”說完拿了一隻籃出來了。過了好大一陣,主人還不見送籃進去,就叫胖兒子出來看,黃永勝早已沒有蹤影了。又有一天,黃永勝和另外幾個人給一個地主家栽田,講好一天5角工錢,可到了結賬時地主克扣了他們毎人2角。黃永勝氣憤地吼道:“我們一個錢都不要了,大夥把栽下的秧扯起來算了。”地主見勢不妙連忙賠笑道:“好,好,我給你們毎人補2角錢還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