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禮數,膽大妄為等等,話再重一點,便是不知廉恥,巢國公老夫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世人眼光對女子嚴苛,巢國公老夫人自是看不上往男人身上貼的女子,對薑明月的印象一下子就差了。
“我覺得情有可原,薑家大姑娘並非故意招惹長珺的,她本性不壞,而且以我所知,薑家大姑娘可能對長珺心存怨恨。”袁皇後從見了薑明月的字之後便十分喜愛她,後來又見她可能絆住孟長珺跨進佛門的腳,便更添了幾層真心喜愛。
“長珺救了她,她怎麼敢心存怨恨?”巢國公老夫人看自己的外孫子是哪裏都好。
袁皇後和悅地笑了:“老夫人沒瞧出來罷?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兩人是偶遇,元宵和及笄這兩次都是長珺去找的薑家大姑娘,薑家大姑娘還誤會那簪子是薑老太君送的,可見長珺是擔心自己送禮被拒,才偷偷給了她。”
袁皇後沒提二人在宮中相遇的那次,那次是她故意安排的,聽淩霄的話,薑明月貌似對孟長珺並不親近,還一味地避嫌。
巢國公老夫人噗嗤樂了:“原來是長珺踢了鐵板。”
“薑老太君想把薑家大姑娘嫁到韓國公府……”袁皇後見她釋然,不再糾結兩人誰先招惹誰的問題,便又將巴豆的事講給她聽,逗得老夫人捧腹大笑。
“也罷,也罷,總比做了和尚強。”笑完後,巢國公老夫人感慨道。
袁皇後搖著頭,提起寧王妃要給薑明月說親的事。
巢國公老夫人厭惡地蹙眉:“寧氏這人仗著衛親王和寧貴妃的勢極為自負,又因著填房、商女的身份極為自卑,在世家夫人麵前端的架子倒是大,誰都不跟她深交,她能說到什麼好人家!”
“許是薑家大姑娘或是薑老太君得罪她了。”袁皇後眼光毒辣,一語中的,又道,“老夫人說的流言大概是她散播的,無非是長珺借著救人的機會占人家姑娘便宜,既毀了長珺,又毀了薑家大姑娘,然後她再做好人給人家姑娘提親。我正發愁薑老太君不願意我們長珺,恰好她動的這個念頭極合我意,她提的人家薑老太君必看不上,有了對比,咱們長珺可不就鶴立雞群了麼?”
巢國公老夫人微微點頭,歎口氣:“這是逼著薑家大姑娘隻能嫁我們長珺了,隻盼著那孩子莫氣出個好歹來。”
“老夫人消氣,逼也不是咱們逼的。且等些日子,以不動應萬動。”
……
巫飆出宮到穎國公府宣賜婚的聖旨。
原來是康家的姻親涼國公府頻頻鬧出醜聞,穎國公怕連累到自家女兒康載善,索性跟晉王府透露出早些把女兒嫁出去的意思——原本他是舍不得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幼女這麼早出嫁,至少要等到十七歲才肯讓女兒嫁人,但形勢迫人。
晉王和晉王妃求之不得,命人八百裏加急送上折子求聖旨,也是給穎國公府體麵的意思,表示他們晉王府並不會因親家的姻親壞了名聲而嫌棄他們,並且願意在這種關鍵時刻拉穎國公府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