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怎麼啦?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述:“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壞的日子;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麵前好像樣樣都有,但又像一無所有,我們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下地獄。”
當代的一些中國人怎麼啦?膽子越來越大-紅燈可以亂闖,樓房可以濫蓋,牛奶可以摻毒,倫理可以崩潰,誠信可以拋棄,良心可以買賣,學術可以造假,傳統可以惡搞,慈善可以忽悠,概念可以移植,是非可以顛倒,本末可以倒置,黑白可以不分,榮辱可以混淆……心量越來越小-大不容小,高不容低,富不容貧,貴不容賤,強不容弱,智不容愚,美不容醜,生不容死,利不容義,前不容後,快不容慢,男不容女,女不容男,你不容我,我不容你……
當代的一些中國人怎麼啦?智者竟然墮落為愚人,愚人竟被供奉為智者。每個人都有理,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在說,每個人都在忙。天下正在變平,世界正在變小,中國人正在拚著老命融入世界。而擺在我們麵前的是,五光十色的物質文明和四分五裂的精神世界,我們該何去何從?
王紹璠先生,就是應這樣一個時代卓然而出的道地禪師。他,自1983年來內地,至今仍然沒有幾個人認識他;他,講了很多話,至今沒有幾個人聽得懂;他,做了許多事,至今沒有一件在世人看來是成功;他,在一些人看來智過聖人,在另一些人看來,卻愚若小人;他,是南懷瑾先生四十年前的心法弟子;他,又是南老師四處“打壓”的“宗門叛徒”;他,教化了許多人,但沒有幾個人感恩;他,經常背著“騙錢”的罵名,但至今仍然窮得隻剩“禪”了……他,是一個謎,一股正氣,一種精神,一顆滾燙的“心”。
《棒喝中國》一書,就是在王老先生的精神感召下應時而生的。我們幾個不合格的學生,鬥膽去品味、去解讀王老師響徹雲霄的“非人話”,實在是積累了多年的勇氣才終至於承當的。即便如此,付梓之際,還是有同修道友放出話來,“王老師是獨一無二的”,“王老師是無人能品的”。言外之意,我們這樣不自量力地玩味品讀,可能歪曲褻瀆了王老師的真實原意。編者雖然同情其意,然終不敢苟同。王老師自有他的高度,我們也不應妄自菲薄。王老師身居高處,心憂天下,尚且念念在茲,每每“墮落”,以接引更多學人。我們身居低處,與眾接近,其心相類,其感相同,既得先生正知正見、正法眼藏之醍醐灌頂,獲大利益方便,身心雀躍,有何理由獨善其身,而不與眾分享?!
自古以來,聖賢之言行,貴在承當,貴在踐行。我們沒有理由不承當,沒有理由不踐行。《棒喝中國》就是一種承當,就是一種踐行。我們相信,在《棒喝中國》的推動下,會有更多的人認識王紹璠,會有更多的人認識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的世界與中國,會有更多的人認識當今的中國人,會有更多的人開始真正認識和反思自己。果真如此,我們即便被人誤解、被人棒喝,也不足為惜了。
黃東濤
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