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1 / 1)

公元1502年暮春,姑蘇城外桃花塢中的桃花開得如火如荼,午後,吳中才子唐寅正在窗前細細品讀《蘇軾樂府》。當他讀到《洞仙歌》一詞時,詞前的序文引起了他的興趣:

仆七歲時見眉山老妮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嚐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河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

這首詞是寫五代後蜀孟昶愛妃花蕊夫人的,但詩人自然也另有自己的寄托。

唐寅對孟昶並不陌生。這位一國之主在位31年,朝政昏暗,卻荒淫靡亂,揮霍無度。他納容貌嬌美且善於詞賦的徐氏為妾,賜名花蕊夫人。後蜀被宋所滅後,孟昶降宋,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納入後宮,倍受寵愛,後被宋光義以箭射死!

讀完了《洞仙歌》,又聯想到花蕊夫人的故事,唐寅忽然靈感大發,立即命侍者展紙磨墨,借著窗外雲霞般的桃花,提筆揮毫,一氣嗬成,繪就了一幅《孟蜀宮伎圖》。圖中精心描繪了四個蜀宮女子,一個個明眸黛雲,裙裾飄曳,栩栩如生。畫好後,他退後幾步眯起眼欣賞了一番,不自覺地點了點頭,顯然這是他的得意之作。於是乘著這股激情,揮毫在畫麵的右上方題了一首詩,然後連鈴兩方印,第一方是“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第二方是“龍虎榜上名第一,煙花隊裏醉千場”。

唐寅名噪天下。這幅畫問世後很快被傳了開去,後被人們稱為《四美圖》。一些權貴豪紳更是不惜重金求購,但他始終未肯脫手,結果,有一次在他外出遊玩時那幅畫在家中被盜。

500年後,延寧歸去寺前開棋舍的那個餘雲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也作一幅《四美圖》。畫的卻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四大美女。

一幅普普通通的寫意畫,又不是什麼大手筆,本來沒有什麼的,卻被一些好事者說是畫的延寧政壇上的四位美人,隻因這四位美人在延寧都有一定的地位,所以這畫在當地也就有了身價,一時間,此事便也被傳得沸沸揚揚。

而那餘雲作這畫時,到底是想攀上這四位美人來提高畫的身價呢,還是想借那畫來描繪四位美人的命運,答案也許隻有餘雲知道,也許連餘雲他自己也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