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祁連山蒼雪白,

西部天高地闊。

西部,既是地域的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從遠古時代以迄,神話與傳說,就裝點著西部悠久而滄桑的曆史,謳歌著西部艱難而不凡的歲月——

西部,是女神之主西王母的故鄉,這裏有她沐浴的瑤池月牙泉,至今依然明波閃閃;

西部,是華夏文明兩條母親河的發源地,這裏有牧養天馬的肥土沃壤,有連天接雲的豐美水草。

西部,曾是眾多民族共同繁息共同開發的熱土,這裏有過撕殺拚搏的刀光劍影,也有過鑄劍為鋤笑語喧嘩的和平盛景;

西部,古有絲綢之路從這裏逶迤而去,今有歐亞鐵路橋從此處錚然出境。

——所有那些淒婉的別離、悲壯的征戰、艱辛的開拓;所有這些悠揚的鍾聲、幽深的佛窟、斑駁的烽牆,都無不浸透著無數西部或到過西部的人們的情感、智慧和血淚。西部的高山雪原,戈壁流沙陶冶出這裏人民粗獷豪放、淳樸憨厚的性格;西部艱苦的生存環境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又熔鑄成了他們生死不懼,勇於和大自然鬥爭,敢於和邪惡勢力鬥爭的英雄氣質。千百年來西部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鬥爭實踐中用集體的智慧和藝術才能,創作了無比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作品,並把它們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這些作品既滿足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觀和審美觀。

民間文學是作家文學的母親和濫觴,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哪一個人不曾聽過一段神奇的傳說或動人的故事呢?何況握筆寫作的人們!不管他是名貫古今的文壇泰鬥,抑或是文學道路上的艱苦跋涉者,誰不曾受過民間文學的啟蒙和濡染。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從宋元話本到“明清小說”;從伊索寓言到希臘神話到現代科幻;從李白到曹雪芹到魯迅;從荷馬到但丁到托爾斯泰,影影綽綽朦朦朧朧,都能看見民間文學這個美麗女神的翩翩倩影。

大凡民間文學,無不象高山流泉深穀幽蘭。在天人合一的主觀理想主義的基石上,構建起一座歐歌真善美、鞭韃假惡醜的藝術宮殿,積極浪漫主義的旗幟在宮殿之上高高飄揚。在這麵旗幟下,山川草木。天地日月,蟲魚鳥獸、流雲飛泉,都與人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因人喜而喜,因人怒而怒;在這個殿堂裏,演繹著勞動人民敢與一切貌似強大卻又虛偽醜陋的敵人作鬥爭的故事,也演繹著勞動人民歌頌和平追求純真愛情的故事,還演繹著勞動人民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高風亮節,展示出他們的寬闊胸襟和事非分清的光明心願。她也凝聚著勞動人民滿腔的熱情和靈秀的才智,閃爍著勞動人民智慧的靈光和創造的才情。

當今的西部,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雲蒸霞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與保護正在蓬勃勃地展開,民間傳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珍貴的財富之一,更是中華民族文學藝術寶庫中璀燦的明珠。為了搶救、發掘、繼承這份珍貴的文學藝術遺產,使它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改革開放中的社會進步服務,為西部的崛起服務,我們收輯出版了這本《西部民間傳奇》。

《西部民間傳奇》就是適時地奉獻給這項宏偉事業的一朵小巧的禮花。她集中閃現著數千年來藴藏在西部勞動人民中間奇美無比的理想主義的光輝。在勞動人民的心目中,山川草木、蟲魚鳥獸都有人的靈性和情思。它時時處處都象人一樣喜怒哀樂著。它折射出勞動人民向善向美的追求,創造曆史傳承文明的責任,以及積極樂觀勇敢奮進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懷。西部民間傳奇故事宛如一片翠綠的草地,其間搖曳著勞動者質感樸素形象生動的文學之花,散發著大漠關山、戈壁綠洲、雪原草地的濃鬱芳香,彙入浸滿西部情調和地域特色的浩浩緒風。所謂長河落日、古道西風、青燈石佛、流沙墜簡;所謂烽牆箭簇、駝鈴胡楊、詩人騷客、羌笛長笳;所謂秦磚漢瓦、長袖柳腰、刀光劍影、歌舞喧天等等,都不能涵蓋她給予我們的曆史感、滄桑感和審美感,也不能道盡她豐厚的思想內容和原生原質的藝術特色。

囿於水平和能力,本書紕漏、舛誤定會不少,敬請各位專家、朋友和同仁們糾錯指正,讓《西部民間傳奇》的瑰麗色彩為西部的巨變和文化的繁榮錦上添花!

美好的時代成就美好的事業。

“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願這一充滿詩意的神聖之旅熠熠閃光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