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回 青麵獸楊誌(上)(2 / 3)

轉眼間,楊亜男在五毒門已住了一個多月,眼看楊誌把王瑛的棍法已練熟,還學會了幾手開鎖的功夫,就對楊宗蘭道:”明天,我打算帶懷玉去韶通見文遠,因時間緊,回程就不往你老這兒拐路了“。楊宗蘭道:”文遠這小子現在成了‘點蒼門’的掌人,住在點蒼山上,從三元去點蒼山,有近路,走時我帶你去!“王瑛道:”我也想去看看!“楊亜男道:”我們家的人住在各地,見一麵不容易,幹脆,讓朗嬸也去吧!路上好說話!“楊宗蘭道:”那就讓文貴兩口看家,我們都去!“

到了朝天觀,自有一番熱鬧。卻說楊宗蘭一家,住了幾天就回三元而去。楊亜男算了一下時間,覺得還寬裕,就讓楊誌在朝天觀一直學藝到來年開春。過了火把節,楊亜男帶著全家開始回中原。路過長沙府,又陪黃繼娟、黃繼粉到黃家集住了幾天,算時間來不及再去古陽,就直接趕回汴京。找王標時,鄰居講;”王教頭與夫人、少爺、今年開春就調到延安府去了。“楊亜男看離科考隻剩下十天時間,就打發‘黃繼粉’先帶楊孝祖兄弟回火塘寨,與楊家生夫婦住進高升客棧。到了考期,楊家生為楊誌辦好報名、標號手續,整理好鞍馬、兵器,筆墨用品,親送入場。三場試畢,楊誌高中頭甲第六名進士,分配到鎮京帥府任六品‘旗牌官’。楊誌赴過‘瓊林宴’拜過宗師,送走母親,就在京城任職。

楊誌為人謙和,沉默寡言,樂於助人,愛替人抱不平,很受上司與同僚的愛戴。一次奉命去山東調糧草,路遇賊寇劫道,楊誌匹馬單刀誅殺三名賊首,保得糧草安全進京,同行軍官見他平時善如羊,見敵人猛如虎,戲稱他為‘青麵獸’,楊誌亦不以為忤,竟一笑受之。鎮京大帥念他殺賊、護糧、有功,提升他為五品‘製使官’。按宋製,五品以上武官出門允許帶兩名形影不離的親隨,稱之為馬弁。楊亜男就在王姓子弟中選了兩名身手靈活的年輕人,一名叫‘矮腳虎王英’,一名叫。‘竄山豹王環’,做楊誌的馬弁。

這年,朝廷要擴建宮院,需用大量的楠木、花崗石,帥府派楊誌與十名同級軍官去南方押運。在台州裝船時,楊誌押的船裝的是花崗石。這花崗石要求色澤一樣,紋理近似,每塊重達千斤以上,采製十分不易。從陸路運輸難度大,工部就選走水路,從台州上船,沿海到黃河口,逆水到汴京。這次共有十二艘大船,楊誌押的船走在最後。船隊航行到登州海麵時,遇到大風浪,押運‘指揮船’發出旗語,令各船先右旋讓過暗礁區,再左旋進入海灣拋錨避風。楊誌船上的旗語兵,因風大看不清,傳錯信號,致使大船觸礁沉沒。楊誌跳海後,見王英在不遠處掙紮,就伸過刀杆,讓王英抓緊,帶著他遊向岸邊。‘王環’與其他人員皆葬身大海。

楊誌好不容易從陡峭的岸腳爬上岩石頂,黑夜不認路,隻好在樹下坐待天明。天明遠望,船隊已不知去向。隻得尋路下山,去登州城投舅父楊海。楊海聽了沉船經過,道:”前幾日看塘報,高俅當了鎮京大帥,據說此人發跡前是個二流混混,小人得誌極不好相與,你丟了朝廷急需的花崗石,高俅能放過你嗎?叫我看,你那個製使官的前程不要也罷!不如先在舅這兒謀一份差事,遇機會再圖升遷!“楊誌道:”製使官雖小,甥兒得來也不易!這次沉船屬意外天災,甥兒責任不大!我在軍中人緣好,大夥出麵講講情,或許無事。“楊海道:”老楊家對現在的朝廷來說是‘秋後的黃瓜——下架啦!’人情薄如紙,空手說情,誰肯幫你!這樣吧!前年水師營房擴建時,楊軍帶人挖出一個地窯,內有不少珠寶,除去分給士兵,還有一簍,你把它帶到京中做活動費吧!“楊誌千恩萬謝,離開總兵府,在街上買了一簍水產,與珠寶並做一擔,讓王英挑著,走旱路趕往汴京。

這日走到濟州梁山腳下,樹林中突然跳出一位打劫的強人。楊誌忙扣上刀頭,與之相鬥。惡戰一百回合,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心中暗驚,正欲用斷魂藥丸製敵,聽得有人高喊:”二位好漢請住手!敝人有話要說!“二人各自跳開看時,從樹後轉出三位持械大漢,其中一位秀士模樣的人對楊誌道:”敝人叫王倫,是此地山寨之主,這位是汴京禁軍教頭林衝,林教頭亦是山寨的頭目。敢問這位好漢高姓大名?“楊誌道:”某是汴京帥府楊誌!你們欲何為?“王倫道:”江湖上人稱‘青麵獸’的楊家後代莫非就是閣下?“”然也!“”如此,王某聞名久矣!“林衝道:”林某在京城也多聽說製使大名,隻是無緣結識!今日不期而遇,幸何如之!“王倫哈哈大笑,道:”這叫不打不相識,既然都是江湖慕名好漢,請上小寨共飲一杯薄酒如何?王某人還有話相告!“

原來,林衝被高俅屢屢迫害,無處容身,隻好來投王倫入夥。王倫心胸狹窄,擔心林衝奪他的位置,就難為林衝必須殺一人做‘投名狀’,恰遇楊誌路過,就打了起來。

席間,王倫道:”楊製使既已丟失花崗石,高俅那斯必不能容你!莫如與林教頭共入山寨快活如何?“楊誌道:”楊某不敢忘了父訓,做有汙先人之事,大王如放某下山,極感承情,不然隻有舍命相拚啦!“王倫哈哈大笑,道:”製使放心,王某曉得江湖規矩,請滿飲此杯,即送製使與貴介下山,日後如不得意,歡迎隨時來山寨坐把交椅!“

楊誌與王英下山後,不敢再走小路,沿大道直奔京都,找家客棧住下。第二日跑了一天,托熟人打關節。高太尉得了賄賂,即傳楊誌麵見。看到竟是‘青麵獸’,不由心中大怒道:”如此囚相,還想謀職,來人!與我亂棍打出去!“高俅何以如此,緣於他當混混時當街調戲婦女,被楊誌碰上揍了一頓,如今正好官報私仇。

楊誌垂頭喪氣回到下處,對王英道:”珠寶用盡,謀事不成!你我都不便回火塘寨丟人現眼,給你五十兩銀子做路費,先去二龍山下的曹家莊投‘曹正’。他在路口開有酒店,向年我曾幫過他的忙,隻要說是奉我命去投,必然待如上賓,你就在那裏等我。“王英走後,楊誌決定去江西找四爺楊宗勉,托他找人活動複職。因為僅剩下的五十多兩銀子都給了王英,為了湊集路費,楊誌想把寶刀暫存當鋪為質,換取路費。於是把寶刀好好擦洗一番,去大街尋當。尚未進當鋪門,被一位身材高大,滿身橫肉的人擋住,問欲當何物。楊誌道:”當這把腰刀!“”欲當幾何?“”此刀值五千貫,某急待用錢,給二千貫也罷!“”一把腰刀,有什麼奇處,就要當二千貫?“”此刀乃祖上所傳上古神兵利器,好處有三:一是風吹毛斷,二能削銅斷鐵,三是殺人不沾血“”好!你演與我看,果真如此,就還你二千貫!“楊誌信以為真,從頭上拔下幾根頭發,放在刀口輕輕吹口氣,頭發果然迎刃而斷。那人從懷裏摸出十個銅錢,壘放地上,道”剁剁看!“,楊誌一刀下去,銅錢齊齊分成兩半。那人怪叫一聲:”姥姥的!這刀就是鋒利,還有一樣如何試?“楊誌道:”你去弄一隻狗,或活雞、鴨什麼的,灑家殺給你看!“那人道:”你說的是‘殺人不沾血’!不是殺狗不沾血,“楊誌不耐煩道:”朗朗乾坤,天子腳下,豈能隨意殺人?你如不要,我當與當鋪罷啦!“那人把刀拿在手中,道:”你不敢試殺人不見血,就是準備詐當!這一帶當鋪都歸牛二爺保護,為了懲罰你把廢鐵當作寶刀騙人,這把刀就歸我了!“楊誌道:”甭說廢話!要刀就拿錢,不要就還我刀,楊某沒時間與你歪纏!沒地誤我事體!“牛二道:”刀,牛二爺是要定啦!錢嘛就地上那十文,命倒是有一條,有本事就拿去吧!“牛二不僅不給刀,還用刀左砍、右劈,拿出一副潑皮無賴的樣子,惹得楊誌火起,一手抓住刀把,一手抓住刀背,欲硬奪,牛二以為楊誌不敢當街殺人,竟把脖子湊上刀鋒,想逼楊誌鬆手,那知此刀實在太鋒利,牛二立刻迎刃脖子斷開、屍栽塵埃。圍觀的行人、商販、當鋪掌櫃紛紛圍上,七嘴八舌道:”好漢殺死這個為害街坊多年的潑皮牛二,無疑為這條街百姓除去一害!可好漢一走,我們就得吃官司、、、、、、這便如何是好?“楊誌道:”好漢好漢做事好漢當!楊某這就去見官自首!“楊誌跟諸人上了開封府大堂,直供不諱地承認殺人,諸人亦替他作證,知府滕大尹,看了現場,取了證詞,將楊誌暫時收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