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營,楊金花暗想:“今天交戰季梁一將幾乎打敗宋軍的所有勇將,李懐完全應該把另一員猛將酆鬥派出,徹底打敗所有宋將、、、、、、可是李懐卻、、、、、、不好!李懐夜裏要偷襲!”想到這裏,楊金花馬上找來楊文貴道:“今夜夏軍可能來偷襲,你有沒有辦法用毒襲殺領頭的敵將?”楊文貴道:“襲擊所有敵人的將官嗎?”楊金花道:“主要是兩名,一個是以盾牌作兵器的季梁,另一個是用特殊錘作兵刃的酆鬥。”楊文貴想了想道:“集中十名神箭手,用帶毒物的箭射他們的戰馬,隻要毒物沾住馬身就會主動咬人”楊金花道:“太好啦!今晚你領著楊金玲、達達寒梅、楊金枝、楊金葉、楊金蕊、楊金蕾、楊婉及弓箭營的統領諸葛長虹、裴鳴、混雜在弓箭手當中,專射這兩名賊將!”
天剛黑,楊金花就傳令:佘江、楊文仁、王青梅、楊凱率兩萬人馬埋伏在大營左前方;王標、王進、呼延灼、林衝率兩萬人馬埋伏在大營右前方;楊孝宗、楊孝祖帶五千名弓箭手埋伏在大營拒馬架後邊;其餘人馬在中營待命。
當夜,李懐果然令酆鬥、季梁領二萬人馬偷營,親率三萬人馬押後,妄圖一戰擊潰宋軍。
卻說季梁、酆鬥、帶人馬悄悄來到宋軍大營,看到宋營中燈火閃爍,不時傳出幾聲馬嘶,心中大喜,以為宋軍全無準備,帶頭發起衝鋒。衝到大營前才發現有無數拒馬擋道,(注:拒馬就是高有丈二,纏滿鐵絲的三角架,可以阻攔戰馬跳躍的活動障礙。)急勒馬韁時黑影裏射出幾十支雕翎箭,酆鬥急喊中計時,箭雨已如飛蝗般射來,緊跟在主將後邊的騎兵勒不住狂奔中的戰馬,有的撞上拒馬、有的雖然站住了卻被後邊站不住的戰馬撞上,瞬間,衝在前幾排的馬上將士紛紛落馬、他們有的是被馬撞、有的是中箭、有的被蠍子蟄、、、、、、隊伍大亂。季梁邊指揮衝在前排的將士舞動兵器撥打雕翎,邊調盾牌手在前麵組成擋箭盾牆。這時,又聽得一聲炮響,宋營燈火通明,火光中楊金花威風凜凜站在敵樓上,喝道:“李懐的奸計豈能瞞我!爾等若不速退,夲帥就下令開炮啦!”酆鬥正要答話,突見季梁一聲大叫,栽下馬來,接著覺得自己小腿一疼,似被蚊子叮了一口,又見圍在自己身邊的親兵不知為何紛紛落馬。心中大驚,以為宋軍有鬼助戰,也不管季梁死活,帶頭就退,剛跑數步也栽下馬來。楊金花把手一揮,架在敵樓上的四門火炮齊發,轟向後撤中的夏軍。
卻說跟在後軍的李懐聽得炮響,以為前軍已殺入宋營,黒暗中急催後軍前去支援,恰與潰退的前軍又亂哄哄撞在一起。李懐急令點燈舉火,問前軍何以敗退。又聽得兩聲炮響,有兩股人馬從兩邊殺出,宋軍大營方向也喊聲震天,殺來追兵。好個李懐,不愧是夏國統軍上將,竟能聞變不驚,遇亂不慌。分調諸將迎敵後,他提著畫戟立馬帥字旗下,指揮全局。不到一個時辰,喊殺聲漸低,李懐回顧左右,身邊隻剩下數千親兵,火光中宋軍已經四麵圍了上來。隻見宋軍元帥楊金花越眾而出,道:“現在李都督已成孤家寡人,不知還有何言可講!”李懐道:“欲與你拚死一戰!”道罷提起畫戟就刺。楊金花正欲接招,旁邊王標已與李懐交上手,二十回合後,李懐虛晃一槍向西衝去,被呼延灼、王進兩員小將擋住,李懐不敢久戰,勒馬衝向南方,又被楊文人、楊凱、林衝三員小將攔住,李懐料到難以突圍,長歎一聲拔劍自刎。
第二天,楊金花令三軍逼近車騎關五裏下寨。親書一道戰表,用箭射向關樓。內容是:夏國左丞相李良玉閣下:“李懐等五萬將士昨晚已死傷殆盡,我軍已做好攻關準備,並派副將屯八萬人馬於海城,待命攻取密直取興慶。夏國如答應今後永不犯宋,且賠償宋軍軍事損失費一百萬兩銀子,兩萬匹戰馬,兩國即可罷戰。十日後如不答複,就下令全麵進攻!大宋朝征西招討使楊金花。”
夏國左丞相李良玉接信,不敢自專,飛馬報國主定舵。夏國主知事已不可為,封右丞相白文嵐為議和特使,赴前敵與六合王簽約。楊金花密告白文嵐,細說海城與白靈芝定親事體,白文嵐大喜,在完成簽約儀式後返回興慶。對國主奏道:“和議已簽,為表我方誠意,臣將小女白靈芝許婚與楊大帥的侄子楊凱。待銀子與小女送出車騎關,宋軍即撤軍到小塬關外,班師回汴京。”夏主對白文嵐丞相,為國嫁女之事表示讚賞,一切按和約執行。
一個月後,楊金花帶著西夏送來的價值約一百萬兩銀子的金銀珠寶,二萬匹戰馬和白丞相的千金白靈芝,撤軍回慶陽府。留下呼延忠義父子繼續護邊,帶大軍護著六合王班師。回朝後,楊金花將西征的經過及諸將立功的情況奏告英宗,最後奏道:“金花奉旨率楊家男丁女將征西,是為了護國保民,幸不辱使命!然楊家既已辭朝,就不願再入廟堂為官!懇請聖上允許我們各回故裏為民!”
欲知朝廷是否批準楊金花的請求,請看下回“青麵獸楊誌”第八十回青麵獸楊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