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回 滅遼酬功臣(1 / 3)

上回說到六花陣火焰衝天,燒有一個多時辰,竟不見陣中有一人逃出,楊延昭大感驚訝,擔心陣中另有密道出口,火息後細心搜索,在密室中找到呂客、耶律沙的屍體時才明白。原來,火起時,呂客不準將士突圍,至令兩萬餘名番兵全做了燒死鬼,為天門陣的徹底失敗,畫了個慘不忍睹的句號。

楊延昭留楊宗英、丘珍、丘謙、王荒、王田、王超、王德率五萬人馬,紮營九龍穀口。一麵徹底打掃戰場,一麵警戒幽州遼軍動向。自率大軍返回連營。次日,請陳老祖商議軍情時,竟遍尋諸營不見。細問專職侍從,回曰:“老祖昨天旁晚在雲樓看到六花陣火起,道:‘天敗星作孽死固當然!惜乎白虎折壽!孽也!緣也!’隨下雲梯回寢帳休息。交待小人道:‘告你家元帥,一鼓作氣,龍母歸天有日!山人欲長眠,幸無擾也!’今日小人入帳侍候起居,已不知所蹤。”楊延昭與八王、楊宗保共參詳此事。八王道:“老祖者,人間奇士也!行事往往出人意外,功成身退,再見難矣!彼雲梯自言自語的話,深不可解,告你之語本宮道明白意思何在。”楊延昭道:“請千歲解說一下如何?”八王道:“‘龍母’即肖太後也,‘歸天’死亡也。全部意思是,囑你一鼓作氣攻下幽州,即可滅掉北遼!”延昭大喜道:“老神仙暗示,正合我意!下官即奏請聖上發兵,望千歲助我!”八王諾。

其實,陳老祖自言自語的意思是:天敗星轉世的呂客,作惡多端,被燒死在六花陣,乃是上天報應。白虎星轉世的楊延昭,一把火燒死萬餘名不抵抗的生靈,是要折陽壽的,不免令人可惜。後來楊延昭四十八歲英年早逝,減壽一紀,即因此故,這是後話。

卻說楊延昭到禦營,奏道:“臣父子托聖上神威,賴眾將士效力,曆時八個月零三天,破去天門連環陣八十二座,斬斃有名番將五十八名,牙將近三百名,各國聯軍士卒三十餘萬人,繳獲糧草、軍械五千車。我軍陣亡將佐二十一名,千把總七十二名,馬步軍士八萬餘人。陳老祖乃世外高人,功成身退,鶴駕無蹤,料已返仙山修行。敵酋肖太後僅領耶律學古等少數殘兵敗將,退守幽州。微臣請求:一鼓作氣,攻克賊巢,徹底滅絕此醜類!永享太平!”真宗尚未開言,王欽若奏道:“遼聯軍雖敗,幽州還有二十餘萬遼國精兵,此時攻城彼定作困獸之鬥,以吾久戰疲乏之兵,攻彼牆高、池深之壘,有益乎?莫如就此班師回京,待其驚魂稍定,臣願做天使招其投降,彼必誠心來歸,兵不血刃而亡敵,不亦樂乎!”宋真宗來前敵已有十個月,早想回駕京城。聞王欽若奏,龍顏大悅道:“王卿所奏,正合朕意,楊愛卿父子、親友、此次建功甚偉,眾將士血戰經年,疲憊不堪,不宜再勞之,卿就班師吧!”趙德芳看聖上主意拿定。就奏道:“聖上體恤將帥,罷戰歇兵乃英明之舉!然不竟全功,也甚可惜!臣抖膽請聖上令佘太君、王全節、李明、諸王伴駕班師,臣留此地督軍善後,或戰、或招降,以三個月為限,望聖上恩準!”真宗向來不駁趙德芳的奏折,就道:“王兄既要斬草除根,就辛苦你啦!三個月後,朕為王兄賀功!”

楊延昭送走聖上、佘太君、及楊府諸夫人,下令斬了韓昌祭旗興師,移營幽州城外良鄉驛。令工兵營星夜趕製攻城器具,令楊金豆潛入城內摸敵動態,悄悄地作攻城準備。

話說肖太後逃回幽州,驚魂未定,聞報宋軍逼城下寨,在金鑾殿轉來轉去,覺得回天無力,殘局已不可收拾!拿起龍書案上的尚方寶劍就欲自刎。木易駙馬與耶律學古慌忙攔住。耶律學古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陛下何必誌短如斯!臣以為,就憑楊延昭現在的十餘萬疲兵,欲滅吾大遼,妄如癡人說夢。一者,幽州尚有近二十萬本國精兵,有充足的糧草,堅固的城防可守;二者,宋營戰將多不是臣的對手!無論是據險堅守,還是臨陣交鋒,勝負皆在未定之數。事有可為,太後豈可輕生!”木易也奏道:“兒臣自入宮以來,一直沒有陣前揚威的機會,此時正是吾輩中興大遼,出人頭地之機也!母後若下旨集國內習武的王孫公子、大臣後代交兒臣統帶拒敵,進則趕宋軍遠離國土,退則穩守堅城,宋軍也無奈我何!母後何絕望之甚耶!”

肖太後聽了二臣之奏,尤如充了氣的皮球,勁又鼓了起來。三天後,將城中未出戰的援軍:女真國領軍大將胡傑、沙沱國大將陳深、黑水國王必達、西番國王黑虎;應詔赴國難的皇親國戚習武人員:耶律忠、耶律不花、耶律賢、耶律彰、完顏不魯、完顏哈刺、樂信、樂義、上官戶、東門信、張猛、謝留等二十餘名戰將,齊集金殿。每人賜三杯禦酒後,道:“朕即位二十年來,與趙宋爭戰數十次,互有勝敗。天門陣一戰,吾軍元氣大傷!現在,宋軍兵臨城下、將至濠邊,大遼已到生死存亡之時也!諸位都是朝中貴胄後代,衛國精英,如能發威一戰,殺退宋軍,皆是大遼中興之臣!朕必列土封疆,以酬爾功!”諸人高呼:“願隨太後陛下與宋軍決一死戰!”太後大喜,當殿授木駙馬、耶律學古全權主持守戰大局。

城外宋軍大營帥帳中,八王趙德芳與楊延昭共議軍情。八王道:“從諜報看,城中守敵與吾人數幾乎相等,又是據險而守,元帥沒有三倍於敵的兵力,攻此堅城,胸中有何成竹?能為本宮釋疑否?”延昭道:“千歲與末將乃郎舅至親!又共擔滅遼重責,軍情密事自當肝膽相照!楊延昭敢於領久戰疲軍攻幽,心中實有兩個條件。一是:目前遼軍可用戰將有限,原來的有名宿將韓昌、肖天佑、耶律休哥、耶律斜珍、耶律沙、土金秀、肖韃賴等已亡命天門陣中。僅存的耶律學古雖是萬人勁敵,吾軍中五哥延德、嶽勝、楊太保、楊宗保、楊宗英、穆桂英及本帥皆可單獨與他爭高下,如果八弟楊延順若用師門絕技對敵,十個耶律學古也不在話下。同時,二十萬守軍都是各國蟻聚之眾,統屬不一,戰鬥力有限的很!其喪膽之兵,一擊可潰也!二是:城中有一個強內應,可以裏應外合破堅城,難道千歲忘了嗎?。”八王豁然頓悟道:“就是肖太後的駙馬木易,你的四兄長楊延朗嗎?”“然也!前幾天吾已派楊金豆等五將混入城內,有了消息即可開兵。”趙德芳感歎道:“也真難為延朗了,回京後本宮必保他無罪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