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導讀(1 / 2)

作者簡介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詩體寓言集,是繼《伊索寓言》之後,又一部經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於古希臘、羅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紀和17世紀的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貴族、教士、法官、商人、醫生和農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個階層和行業,深刻描繪了人間百態,因此是一麵生動反映17世紀法國社會生活的鏡子。一位法國作家曾打過這樣一個美麗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籃櫻桃,如果我們要最美的,籃子就空了。”

拉·封丹,本名讓·德·拉·封丹(1621~1695),法國寓言詩人。1621年7月8日出生於法國香檳省的夏托蒂埃裏,父親是湖泊森林管理處的小官吏。他幼年時常跟父親到樹林裏去散步,從小就對大自然產生了無比的熱愛。

1641年,拉·封丹去巴黎學習神學,後又改學法律。1647年,由父親做主,拉·封丹娶了年僅14歲的瑪麗?埃利卡特為妻。1652年接替父職,但他不擅管理,在1657年攜家眷定居巴黎。

拉·封丹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達官貴人的庇護之下,他首先投靠財政總監富凱,以每季度寫幾首詩來換取一筆年金。1661年,富凱被捕入獄,拉·封丹陷於困境,妻子返回原籍。

拉·封丹一生始終為皇室所冷落,晚年皈依宗教,於1695年4月13日在巴黎辭世。

內容提要

《磨坊主、兒子和驢》這個故事講了一個磨坊主和他的兒子想在趕集的日子把驢賣掉,他們倆無論是抬著驢、一個人騎著驢、兩個人騎著驢,還是和驢一起走,都有人嘲笑他們。最後磨坊主決定不聽任何人的話,堅持自己的見解。

《貪婪的鄰居》講的是一個商人要去外地,他把50斤鐵交給鄰居保管。可是當他回來的時候,鄰居卻說鐵被老鼠吃了。於是商人把鄰居的兒子綁架了,鄰居沒辦法,隻好交出了那50斤鐵。

《狼、獅子和狐狸》在這個故事裏,獅王生病了,狼為了獻媚,在獅王麵前對狐狸肆意誹謗。獅王非常生氣,找來狐狸,狐狸利用機智,反而把狼除掉了。

寫作背景

17世紀的法國先後爆發宗教戰爭、內戰、城市貧民和農民起義、封建貴族叛亂,持續的內戰嚴重阻礙了法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17世紀中期,路易十四親自執掌政權,在此期間,法國的封建專製製度達到極盛時期,法國國力大為發展。但是連年的戰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債務之中,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當時的法國稅收種類繁多,沉重的賦稅負擔完全落到農民和中產階級身上。

作者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深刻了解法國人民的疾苦、貴族官僚的壓迫和封建製度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