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打草驚蛇(1 / 2)

沒幾日,鼎山縣的幾家報紙爭相刊登了一首長詩。若是放在繁華一點的地方,花團錦簇的詩文隨處可見,這長詩相比之下沒什麼出彩之處。無非是應個景,行文也頗為工整。

可在這窮鄉僻壤,登報的盡是街坊瑣事。二丫家的狗咬了三叔家的貓。薩的大叔偷了奧家的鐵鍋……於是這首詩很快便傳播開了。

這天,正巧本地有著功名的幾個文人墨客湊到一起,辦了個詩會,自然而然的將這神秘的新作提出來說。他們就韻腳、意境、節奏爭論不休,但都不及一旁的掃地大爺說的一針見血。

“這不是個狀子嗎?”

文人墨客們頓時大驚。原來這詩摘著每一句的倒數第三個字從後往前讀,可以組成一句話。

秀女被假官差劫走。

文人墨客們頓時知道,這事大了。

若是以往的朝代,隻要這幾個文人墨客閉了嘴,這事很容易能壓下來。不過多年前迦南大軍入侵九州,雖然鬧得生靈塗炭,但也令天子更加重視基礎教育,文盲率大幅降低。在報紙這東西出現之後,更是人人都識得幾個字了。

這藏在詩中的狀子,不就是掃地大爺看出來的嗎。

此事若是被哪個農夫寫成狀子遞到縣衙,十有八九會被壓下來,最多就是成了流言蜚語,飯後談資。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鼎山縣的農民平日也沒啥娛樂,便喜歡三五成群的聽說書人讀報為樂。於是當第一個人發現蹊蹺之後,便以驚人的速度傳遍整個縣城。向著周邊十裏八鄉傳去。

等縣衙反應過來,民怨已經沸騰。

縣中居民,十之六七受過秀女之苦。宮中規矩森嚴,自從分別之後便杳無音信。隻是心中存著念想,女兒在那宮中,日子總比這窮鄉僻壤好過,這才勉強壓下心中思念。

現在,這虛假的安慰突然被撕開,露出地下血淋淋的傷口。

“縣太爺!我們要見縣太爺!”

“這報上說的是真的嗎?”

“我家翠花進宮快三年了,這逢年過節怎麼一點信都沒有啊?”

“格老子的,俺家三丫子要是有什麼閃失,俺就去把那狗官的人頭摘下來!”

縣民自發的聚集在縣衙門外,情緒極為激動,往日那森嚴的縣衙大門似乎也不那麼可怕了。

轟的一聲,厚重的大門緩緩開了。一隊隊官兵魚躍而出,列在大門兩側。這窮鄉僻壤,官兵連刀沒配全,隻是拿著水火棍。可是百姓們頓時啞了火,就連嚷道要刨了縣令祖墳的幾個精壯漢子也一時沒了聲息。

鮑縣令挺著圓滾滾的肚子邁出來。正正方方的國字臉頗為堅毅,隻是那腦袋禿得就剩個金錢鼠尾,很是違背廣大人民的審美觀。

通俗來說,不像好人。

人群頓時安靜。鮑縣令輕咳兩聲,眼現不耐,心裏打鼓。

“各位父老鄉親,不要激動。本官近日事務繁忙,今日才聽得有人在報上刊登反詩,講些子虛烏有之事。本官在此保證……”

鮑縣令花了小半天的時間,講的口幹舌燥。好說歹說才讓聚集在縣衙門口的民眾平靜了情緒。他許下承諾,盡快派人去武陵,與進宮的秀女們取得聯係,心中卻盤算著該如何擺平此事。

眼看著群眾正要散開,突然聽得一聲呼喊。

“賣報!賣報!塵公子有新作發表!塵公子有新作發表!”

縣衙前稍稍安靜些的人群頓時沸騰。那鮑縣令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這塵公子,就是那寫詩人。

那報童這般一喊,周圍的人呼啦啦全都圍上去,但凡是識得幾個字的都拿過一份報紙,急不可耐的讀起來。

不是和那些該死的報紙通了氣,把這件事壓下去麼?!哪個王八羔子敢忤逆本官?

鮑縣令立刻遣人弄了幾份報紙過來。一看之下發現那幾家和他唱反調的報紙報紙一樣不剩,全都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