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朝康啟十六年四月十五,豚州,駱山附近。官路上一十八匹健馬冒雨急行,十八匹馬上各坐一名身穿棕櫚蓑衣的騎士,低腰虛坐,隨著馬匹的跑動而上下起伏。這種動作一般在短途衝刺中使用的比較多,而這十八個騎士已經保持這種騎姿卻超過三個時辰了。
雨越來越大了,如潑水一般的雨水還伴著雷鳴和閃電,眼前的景色也變得霧蒙蒙的。
“老楊!”十八騎中位置領頭的一個騎士看了看天空坐直了腰,輕勒韁繩,向後打喊了一聲。他後麵十七個騎士也紛紛勒緊韁繩,瞬間就將疾馳的馬匹停了下來。動作整齊劃一,從頭到尾幾乎沒有發出一絲雜音。“大人!有何吩咐?”十七騎中打馬上前一個騎士,並立腰抱拳。
“離豚州山南城還有多久?”被稱為大人的領頭騎士抹了下臉上的雨水問道。
“回稟大人,大概還有五,六百裏,差不多後天才能趕到。”被稱為老楊的騎士恭敬的回答道。“不過前麵再趕七八裏地有個叫駱口的小鎮,鎮上應該有客棧,我們今天可以在那裏休息。”
“好吧,今天就那裏休息。老楊,你前麵領路。”
“諾!”
十八名騎士在頭領的帶領下繼續打馬趕路,一會就消失在霧蒙蒙的暴雨之中。
駱口是個小鎮,位置正位於駱山山口的位置,所以被稱為“駱口鎮”。小鎮麵積不大,當地造冊的人口也就三四十戶。可小鎮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南北必經要道,南來北往的行商,遊人也特別的多,不大的小鎮常住的外鄉人都有五六千人之多,其規模比得上一般的縣城。正因為這個原因不大的小鎮也是商鋪林立。其中,駱口鎮眾多店鋪中經營最多的還是客棧,大大小小的客棧在駱口鎮上一共開了四十三家,這在任何的小鎮都是不可思議的,哪怕很多重鎮大城都沒像駱口鎮一樣有如此之多的客棧。而在眾多的客棧中有間客棧的地位十分超然,它的收費最貴,無論是裏麵的吃食,還是要在裏麵住店都特別的貴,但貴的同時口碑卻是出奇的好。這間客棧的名字叫中華,中華客棧。
“大當家!今天我們就住這裏吧!”今天中華客棧院門口來了四騎,都是高頭大馬,一看就是精心嗬護的好馬。四騎後麵還跟著一輛馬車。四騎當中先翻身而下一名個子矮短卻十分精壯的漢子,他隔著敞著的院門向裏麵看了看,回頭向另一匹馬上的一中年文士摸樣的男子叫道。
“好吧,老三。你先進去叫點酒菜,再開四間上房。我和隋夫人馬上就到!”中年文士看了看中華客棧的小樓點頭回答道。雖然這客棧由於下著暴雨外觀看不真切,但近處看覺得怪異中又覺得非常結實,而且有種說不出的韻味,應該不會讓自己的貴人反感。
被稱呼老三的矮腳壯漢點頭答應著轉身向客棧的外院口走去,中年文士也隨即下馬走向身後的馬車。
“夫人,今天天色晚了,可否就在這客棧將就一下?”中年文士再馬車的窗口恭敬地彎腰輕語道。
“屈寨主有心了,我們今天就這裏落腳吧。”馬車裏傳出一個女子聲音,聲音懶洋洋的十分嬌媚。“老羅,進客棧吧。”被稱為隋夫人的女子又隨即吩咐了下馬車夫。
中年文士這時帶著另外兩名已經下馬的大漢在前麵引路,馬車緩緩駛進客棧大門前的大院。
“他娘的,你們這是黑店嗎?價格這麼貴?!你們這比搶錢還狠啊!”中年文士領著馬車剛到客棧大門處就聽見客棧內有人大喊一聲。這聲音他很熟悉,就是剛剛先進去訂客房的周德,周老三的聲音。
中年文士微微皺眉,老三真不能成事,隋夫人在這裏還大呼小叫,不是讓人小瞧了麼。“你們在這裏等夫人吧,我先進去看看。”中年文士轉頭向他後麵的兩大漢說道,說完抬腳走進客棧大廳內。
這一進大廳刺眼的光線讓中年文士晃了一下神,大廳內的場景讓他這走南闖北江湖經驗豐富的老江湖也不經倒吸了口涼氣。好大的手筆啊!
客棧外是驟雨狂風,電閃雷鳴,天色在雨夜裏也是烏壓壓的黑,可這大廳裏卻是明亮有如白晝,廳裏食客不算多,可也把大廳的座位坐了七八成。大廳頂上是一盞盞晶瑩剔透的燈盞,半透明的燈盞裏卻看不見半分燭火。“全是夜明珠?怎麼可能?夜明珠也不會這麼亮啊。”中年文士真的是震驚了,這已經超出他的理解之外了。
緩了緩神中年文士循著周老三的聲音向大廳一角的櫃台走去。
此時周老三正指著一店小二打扮的人大罵:“你們這分明是黑店啊,叫你們東家出來,老子倒要問問,一桌酒菜要一百兩銀子不是搶是什麼?一百兩夠一般的農家不吃不喝用十年了!”中年文士剛過來一聽也直皺眉頭“一百兩吃一頓飯也忒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