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的輪回現象是世間的基本生命現象,當年佛祖就是為了尋求超越這種輪回的方法而出家修行的,在其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後,始有超越生死輪回的解脫法門——佛法的流傳於世。兩千多年來,通過無數先賢的努力,佛法很幸運地被一直傳到了今天。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佛法在其傳遞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沾了很多與其本義不相幹的東西,真正的佛法要義反而被淹沒了。
表麵上來看,佛法的傳承有兩條線:一條是文字經典;另一條是代代佛子的自身實踐。其實,真正佛法的傳承還有賴於第三維的直傳。前兩條路隻是創造一個讓我們有直承第三維信息或加持的條件。換句話說,前兩者隻是佛法在世間存在的表象,是佛與眾生溝通的媒介,眾生通過對經典和修習佛法的修行人的接觸,知道了佛法的存在,如果有緣分的話就可能信受奉行,由此一心向佛,從而與佛直接相應,由“不生不滅”、超越時空的“佛”直接傳承佛法的真諦。
提出第三維直傳可能性的依據就是佛經裏關於“佛”的定義或介紹,如果我們相信佛所言之真實不虛,那麼就沒理由輕易否認上述這樣的一個說法。密法裏關於本尊的修法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旁證。然而,這樣一個公開的“秘密”,長期以來卻一直未被人們廣泛認識,實在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從1988年5月最初的實修入門開始,到後來漸漸步入研習佛法之門,我一直被佛法修證過程所展示出來的人體生命的種種秘密所吸引,期望能夠認清其中的道理,並整理出來公之於世。本書的創作就是這樣一個心願所造的果。
本書的初稿寫於1994年,當時處於破意識(第六識)後的境界,受現代教育的影響,想從純唯物的角度來認識人體。2000年5月,完成了二稿,這是在一稿基礎上的修正、說明和新認識的補充。當時的證量處於第七識已破、初“覺”第八識所在的境界,對形而上的問題雖有所感悟,但限於認識,仍然希望僅從形而下的角度來認識修證的問題。這一次是第三稿,正式動手於2006年11月,斷斷續續寫了近一年,前二稿的內容隻保留了很少一部分,主要內容都是新寫的。與前二次寫作時興奮和有所發現想要交流的心情不同,這一次更多的是一種承擔和即將了願的輕鬆。
在具體創作中,這一稿采取了置遊魚不顧的態度,直接進入主題,坦陳佛法修證的核心問題。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實證佛法而展開的。全書共分五個部分(四篇正文加附錄),第一篇介紹修證的依據,先從理上說明佛法修證的主體、客體以及最終的去處,為後續的實證在見地上立一個標準;第二篇則分階位依次介紹了不同修行層次實修的方法,這部分的內容今後可以作為不同層次實修訓練教材的基礎來使用;第三篇提供了一個日常修習的簡明指南,該篇將常用的實修原則和技巧,進行了提綱性地總結;第四篇則從另一個角度對佛法修證過程所涉的種種問題做了進一步的探討;最後的附錄收編了一篇作者曾在博客網上發過的文章,事實上本書的主要內容也就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所以此文相當於一篇本書的詳細摘要。另外,附錄中還提供了作者在習的幾個密咒誦法,供有緣者參習。
從因樸素的實修求學之緣而與某法師結識,並懵懵懂懂順其皈依至今,已近二十年了。這期間發生了很多變化,接觸過禪、道、淨、密、特異、雜家等多種緣分,在諸佛的加持下,我總算沒有虛度這段光陰。值此書稿完成之際,特向一切有緣的師、長、親、朋和同修們表示真誠的謝意!願我們在生生世世的修證後同登佛國的淨土!
楊海鷹
2007年9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