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嶽不群的恢複性修煉和寧中則培養感情中,度過了月餘。在此期間,嶽不群根據前生所看到的關於“三體式”、“六合拳”等一些國術知識以及今生所有武學知識,初步改進了原華山的入門養氣期的功夫。不僅加快了養氣的速度,還有利於外功的鍛煉。成為了嶽不群每日必做的功課。當嶽不群再次有了氣感時,他開始了內功修習。初次修習內功,嶽不群選擇了華山弟子的入門內功,雖然進境稍慢,但勝在中正平和,不易走火入魔。
當晚嶽不群與寧中則說過之後,便獨自走進一間靜室,開始了,他的初次內功修習。或許由於兩個靈魂的融合,竟然能夠內視,他看了體內的筋脈、丹田。沉下心來,意想丹田,很快便感覺到丹田處有一縷暖流,內視發現丹田處有一縷白色氣流。用意念控製著這一縷真氣緩緩的在那早已熟記的經脈中運行,一個小周天運行完畢後回歸丹田。嚐試運行了幾個周天,這一縷真氣竟然成長到小拇指粗細,或許是因為這具身體原有的真氣修為逐步回收的緣故。緩緩地運行著真氣,他看到了筋脈周圍有一些光點融入了經脈中,加固著經脈,充盈著真氣。當真氣運行了大概36周天左右時,經脈感到有些酸脹,於是停下了真氣運行,畢竟欲速則不達嘛。這時真氣竟然有了大拇指粗細,離嶽不群記憶中的內氣修為也差不了多少。緩緩地收功,發現好像換了個眼睛耳朵,真可謂是耳聰目明。對於四周一切蟲鳴,風聲,響聲,盡皆能夠一一區分,仿若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過了好半響,嶽不群才收拾心情向著臥室走去。
回到屋裏,發現房中油燈尚且亮著。燈下,寧中則正拿著針線縫做著一件嬰兒小衣。慢慢地走到妻子的身邊,溫和地說道:“師妹,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不要累著了。”寧中則抬起頭,笑著說道:“師兄,我等你回來,順便給孩子做些衣物。”說罷,夫妻二人相視一笑,忽然間嶽不群感到幸福就是那麼簡單,暖暖的。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個等著自己的妻子。夫妻二人洗漱一番,不一會兒,屋內油燈熄滅······
自此以後每日天還未亮,嶽不群便早早地來到了朝陽峰,對著日升的方向紮馬養氣。等到旭日初升的那一刻,運用《紫霞神功》中的法門吸取那一縷紫氣。等到外功鍛煉完後,馬上打坐消化吸收今日養氣所得。然後練習劍法,領悟劍意。原著中,嶽不群對於“養吾”劍意領悟頗深。“養吾”二字取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講究的是正氣浩然,於無形處暗藏殺機,以守代攻,是一門極為上乘的劍法。嶽不群一式一式的演練著這養吾劍,因為有著原有的記憶,竟也初步入門了。嶽不群最是在意的是那九式入門劍法。結合原有的記憶,已經掌握了劍法中的劍意,一招一式與初次使來威力大是不同。每日清晨都在邊領悟劍意邊熟悉著那九式劍法。
每日用過早飯後,嶽不群便提著那專門打造的重劍,找一處水潭,在水中練習著劍法。為了鍛煉身體,平時,嶽不群還在身體上加了50斤的負重。常常修煉內功的人因為有修煉內氣,而忽視了外功的修行。其實,在嶽不群看來,隻有強壯的身體才能夠提供更多的精氣,以助於更好的煉精化氣。但是修煉外功強化身體容易造成暗傷,不利於以後的發展。嶽不群查閱華山曆代先賢祖師留下的筆記,無意中發現了一強身健體的方子,對身體內傷有很好的修複作用,而且其中所需藥材也可在華山中踩得。於是嶽不群便在每日下午在這華山上飛竄奔流,邊練輕功,邊采藥。夜晚熬藥泡製回複身體,睡前打坐修習內功。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嶽不群進步飛速。無論是劍意領悟,還是使劍速度,輕功速度,都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一日,嶽不群找來了管理華山資產的老仆——福伯。以前的嶽不群對華山的資產竟然不勝清楚,不善經營,也無心經營。認為這些不過是些小道爾。且不知,這個世界沒有錢怎麼能玩的轉啊。細細盤問下,華山年收入竟有千餘兩。一部分來自山下佃戶收入,不過百餘兩;一部分是來自江湖朋友交的保護費,不過這部分收入正在逐漸減少。有些人看見華山沒落了,就不在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