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流傳千古的《三字經》裏三個字為一句的語言,如:“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時,運不窮。”不僅歸納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較符合科學知識。因此,筆者深受啟發,思來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經》那樣,用幾個字的文句,趣談老北京呢?
筆者試驗一下,用三個字的語言進行趣談老北京,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撰寫不成!
怎麼辦呢?
筆者又苦思苦想,翻來複去地琢磨,其結果怎樣呢?
筆者受到了七律詩句的啟發。七律詩句,最突出的特征是每句七個字,前麵都是四個字,後麵是三個字,形成了詩句。七律詩句是押韻的,而筆者“一反常規”,將詩句改成為:前麵是三個字,後麵是四個字,不押韻,亦是用七個字的文句來進行趣談老北京,是可以的!
為什麼呢?
這裏,可舉一個例子。例如:老北京最突出、最典型的,可以說莫過於“皇宮”紫禁城內的“金鑾殿”(即太和殿),筆者用七個字的文句,這樣進行表達的:
金鑾殿為紫禁城,皇宮中重點建築。
落成於永樂年間,為前朝三殿之一。
最初名為奉天殿,嘉靖年改皇極殿。
清順治更太和殿,殿內外最突出龍。
這樣,使讀者閱讀後就一目了然。
但是,用七個字的文句進行表達並沒有顯示出“趣談”,怎樣辦?
筆者又經過琢磨,覺得可以用文字的語言撰寫文章,解決“趣談”的問題。
總而言之,《七字經趣談老北京》這本書就是這樣撰寫出來的。可以說,用這種形式撰寫老北京,不論是思路或曰構思,或曰其方法,或曰其形式,是獨一無二的,首創。
盡管是這樣,因為本書內容涉及的知識麵確實是比較廣泛,而筆者的知識麵或曰水平,無論如何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敬請眾多讀者和益師良友們,能夠給予熱情幫助指正,可避免缺點錯誤耽誤多年。謝謝!
施連芳高桂蓮
2004年6月於北京西單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