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永樂宮:內丹(1 / 2)

王承很會察言觀色,他注意到蕭洪的情緒變化,於是說道:“這部經書麼,看似枯燥,但其實呢,它的內容,卻是妙不可言啊……”

蕭洪看了王承一眼。他沒想到王承會用“妙不可言”這樣的說法描述這部經書,不由對這經書又是有些好奇。這種好奇心,使他的煩躁情緒暫時得到了抑製,讓他重新靜下心來,認真看了看這經書中的內容。

蕭洪經過仔細對比,結果發現,在這部經書中,還有其他一些圖畫,也與《老子八十一化圖》內容相似。

比如,這《金液還丹印證圖》一書中,第二幅圖畫,名為“警語”。這幅圖中所畫的圖像,與那《老子八十一化圖》中,第五化“開天地”一圖,內容基本一致。

“警語”與“開天地”兩幅圖所描繪的,基本都是天地初分時的情形——圖中有天柱,將天地分開;天上,有排列整齊的房屋;地下,是海水滾滾;而在天柱兩旁,另有日月同輝……而這所有的一切,全都包裹在一隻大大的圓圈之內。

有所不同的是,在《金液還丹印證圖》的“警語”一圖中,圖畫雖然相同,那經文寫的卻是——“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為四海瀾。世界到頭猶會壞,人生撚指有何歡。成男作女應千變,戴角披毛曆萬端。不向此生生裏悟,此生盡處作麼看。”

蕭洪盯著這段經文愣了半天。此生應當悟得何事?在這段經文中,卻是沒有答案。

蕭洪於是又將這經書的其他部分看了看,又從中辨認出一些內容,也是與《老子八十一化圖》相似。

這其中有一幅圖畫,名字叫做“沐浴”,畫的是,有一團雲霧,從一隻丹鼎之內飄出,雲霧之上,又坐著一名初生的嬰兒,而這嬰兒與那丹鼎,又都被一個大大的圓形包裹著。

從這幅下方的說明經文,可以看出,這幅“沐浴”圖是在描述,煉丹者“純陽之體”形成時的情況。

蕭洪記得,在《老子八十一化圖》中,那第二化“顯真身”,與這幅“沐浴”圖,內容幾乎完全一致。差別隻是在於,在《老子八十一化圖》中,那嬰兒的下方,並沒有畫著丹鼎。

王承見到蕭洪盯著這幅在看,便在一旁說道:“你也注意到這隻丹鼎了?……所以,這‘金丹秘旨’所說的,其實就是一種煉丹之法……所煉的丹藥有些特別,稱為‘內丹’,而那煉丹的方法,就更是秘而不傳……”

蕭洪聽這王承語氣神秘,心中更是好奇,但嘴上卻沒有應聲。

他把經書又翻回“警語”一圖,把那圖下方的經文,反複看了又看,卻仍然不能理解其中是何含義。

於是,蕭洪又將這部《金液還丹印證圖》,從頭至尾完整地翻看了一遍。他將這些圖畫數了數,一共有二十幅圖,並且它們的內容依次是——原本、警悟、乾坤、鼎器、鉛汞、和合、真土、采取、製度、輔佐、服丹、九鼎、進火、抽添、沐浴、金液、抱元、朝元、還元。

他將這些名稱串在一起,仔細琢磨了一下,感覺確如王承所說,這當中所講的,似乎就是一種煉丹的方法。隻是這其中有些名稱,他無論如何思索,卻還是弄不明白,那到底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