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見喜
近二十年來,龐進都在致力於龍鳳文化研究。這個研究,實際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源,他順著這條河一直朝上遊走。他要尋找中華文化的源頭、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中華文化的原始基因和“幹細胞”。曆史上,中華文化屢屢受到侵入和侵害,但受傷處屢屢能夠自愈,斷絕處屢屢能夠再生,以致五千年延綿不絕,還屢屢把入侵者化成自己的營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龐進的答複是:因為有龍。龍是一個凝聚力特強的精神結,這個結緊緊地抱合著中華文化始祖的精神內核,形成一個魅力無窮的形上圖式,又具有充分開放的吸納力,這是一個新新不已的巨係統,是涵納、寬容、忍耐、合和等等諸種文明的全色圖譜,也是一種包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在內的全時態象征。由於有龍的容合、福生、諧天、奮進等精神能源,所以每當民族災難襲來時,大中華之樹雖《落枝折而樹樁堅挺不倒,原因蓋出於此。
但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文化精神卻屢屢遭人詬病,國家不發展,人民受欺負,說是責任在文化,這個觀點龐進是不服氣的。前幾年,討論西安經濟為何不如東南沿海城市發展得快,有一些“學人”說是怪西安的曆史包袱太重,城牆的封閉性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對此,陳忠實氣憤地說,你朝城牆吐唾沫管什麼用?你就是把城牆拆了西安經濟就發展了嗎?這是言說者在擾亂人們的視線,也是為當政者開脫。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經濟不發展,首要的責任也是最終的責任在主事當局,怎麼能嫁禍於城牆或它所象征的曆史文化呢?比如滿清,國勢衰弱,首先的責任在朝廷。我們的社會和文化精英發動“五四”新文化運動,以打倒孔家店為口號,結果也沒有救民於水火,更沒有把列強趕出中國。事情過了近一百年,曆史轉過了幾圈螺旋線,問題總算看清楚了,原來精英們要打倒的、包括魯迅先生呐喊的幾個“蹋倒”,其實正是我們要撿回來的,正是我們應該弘揚和強化的,且在當今之世,唯此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百多年來,對中華文化眾說紛紜,主流的觀點是批判的,是否定的,是棄大於揚的,他們仰頭渴望和要接納的是西方文化。有人反思說,“五四新文化運動”其實是“五四西文化運動”,而且這個“運動”的負麵影響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比如中醫,以1846年上海仁濟醫院及1866年廣州博濟醫學校的設立為起點,在中華大地上,一百五十多年來,中醫受到西醫的壓製越來越嚴重。
自1917年餘雲岫出版《靈素商兌》一書為發端,中華大地上出現第一波否定中醫的浪潮;到了1929年2月,南京政府召開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開會,由衛生部副部長劉瑞恒主持,與會十七人中沒有一位中醫,就在這次沒有中醫參加的會上通過了“廢止中醫案”,這不是暗箭殺人麼?有學者認為,當中西醫之爭由民間討論走到了以行政手段進行廢止中醫的境地時,中醫存亡之事就成為了一件有關中華文化存亡的政治大事。所以,真正的中華學人,應該由此而警覺起來!後來,“廢止中醫案”導致了南京中醫界的遊行抗議,這個“廢止案”也就不了了之。這一年,全國的中醫從業者約80萬人。1925年,孫中山肝病嚴重,西醫無奈,孫中山又拒絕中醫,他的身邊人將中藥混入飯中,他服下曾一度使病情減輕,但孫中山得知後堅決拒絕中藥一直到死。還有一個受害於西醫的大人物就是梁啟超,1926年梁啟超因血尿住進洛克菲勒創辦的北京協和醫院,經過西醫的一係列檢查和診斷,院方認定他患有右腎腫瘤,並據此於當年的3月16日由協和醫學院著名的外科教授劉博士執刀切除了他的右腎,但術後對該器官進行病理檢查時,發現右腎完全健康,一時輿論大嘩,但梁啟超的態度卻十分寬容。病治錯了,他身上沒有了一個重要器官,九個月後55歲的文化大師也就死了,而那位執刀的劉博士卻堂而皇之到國民黨政府衛生部去當政務次長。這是國民黨政府對西醫殺人的態度。還有魯迅,因為他父親死於庸醫之手,他說過“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而他自己1936年10月死於肺結核,事後其家人對他的日本朋友須藤采用的西醫治療方案提出質疑,也有人認為這是一起謀殺。西醫就這麼在中華大地上風行且首先拿我們的文化精英試刀。與時同時,中醫在萎縮,至解放初,與二十年前“廢止案”時相比,全國中醫減少了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