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初,一場“棄龍”風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參與者中,除極少數人提出質疑、非議甚至全麵否定中國龍的觀點外,絕大多數人都認同、肯定、褒讚中國龍,並強烈反對放棄龍的中國形象標誌地位。那麼,麵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的中國龍文化,生活在21世紀這個曆史時空中的我們,應該傳承、弘揚哪些內容?清理、淘汰哪些內容?創建、新增哪些內容?
傳承、弘揚:容合龍、福生龍、奮進龍
所謂容合龍,就是形象地體現中華文化的精髓——容合的龍。容合是兼容、包容、綜合、化合的概稱。容合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方法論。龍是容合的神物,是中國古人對蛇、鱷、魚、豬、馬、牛、鹿等諸多動物,雷電、雲霧、虹霓、龍卷風等多種天象容合的結果,便產生了龍。容合意味著凝聚,意味著團結,意味著協作,意味著合力。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容合的過程,容合龍參與、伴隨、見證、標誌了這個過程。遙遠的古代,容合龍滲入中華民族的始祖崇拜,於是中華兒女大都認同自己是人文意義上的龍的傳人。容合龍是中國龍文化中最本質、最重要、最需要傳承和弘揚的部分,容合龍使中國龍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容合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大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處理國際關係,小到個人事業、人際交往、家庭生活,容合龍都可以提供智慧參照、精神動力和象征載體。
比如我們講和諧,容合就是和諧的前提。關於和諧文化,有學者提出了“利和”、“競和”、“法和”的觀點。所謂“利和”,就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和,即雙贏、多贏、共贏的和,而不是隻對一方有利的和。所謂“競和”,就是鼓勵出類拔萃、你追我趕向前進的和,而不是不分優劣,或把先進拉下來,讓大家都停留在落後層麵的和。所謂“法和”,就是講法製、講秩序的和,而不是無法、無序的和。而無論是“利和”、“競和”還是“法和”,都要以“容合”為基礎。
所謂福生龍,就是造福眾生、誠心誠意為眾生服務的龍。首先,福生龍是水利神和農業神,以興雲布雨、司水理水為天職,以天下人間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為理想境界。其次,福生龍是人格神,中國古代的創世英雄、聖哲明君、精英賢良,多有龍之比、龍之名、龍之譽,這些人物所開創和從事的興國利民的事業,所建立的千古傳頌的功德,也都是福生龍的事業和功德。再次,福生龍是吉祥神,具有顯靈、兆瑞的神性,人們相信,福生龍能給他們帶來綿延不絕的幸福和嘉惠多多的好運。當然,福生龍既是造福眾生的龍,也是幸福自身的龍,是將造福眾生與幸福自身相統一,且以造福眾生為最大幸福的龍。
所謂奮進龍,就是奮發進取的龍。奮進龍首先表現在形象和內涵兩方麵的與時俱進。最早的龍是新石器時代簡單質樸的“原龍”,中經夏商周時期神秘抽象的“夔龍”、春秋戰國與秦漢之際粗獷雄健的“飛龍”、魏晉隋唐剛柔並存的“行龍”、宋元明清複雜華麗的“黃龍”,直到當代的吉慶嘉瑞的“祥龍”。中國龍的曆程是不斷開拓、不斷發展、不斷吸納、不斷創新的曆程。其次,奮進龍彰顯著龍的“好飛”的神性,總是以揚頭挺胸、瞠目振鱗、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的麵貌出現在世人的麵前。再者,遍布水鄉各地的龍舟競渡,是奮進龍的一種典型的外化形態,那種人人努力,龍龍爭先的場麵,總是令人感奮,給人鼓舞。
清理、淘汰:帝製龍、災禍龍
所謂帝製龍,就是象征、代表帝王專製的龍。秦漢時期,龍被帝王們看中,拿去做了自己的比附象征物,有了所謂的“真龍天子”一說。從此,在漫長的階級社會裏,帝製龍高高在上,實行的多是皇權獨尊的專製統治。盡管早在階級社會到來之前,原始先民就把龍創造了出來;盡管幾千年來的事實是宮廷有宮廷的龍,民間有民間的龍,兩種龍並行不悖;也盡管因了帝製龍的尊貴和彰顯,對龍的地位的提升、影響力的擴大、世界各國對龍的了解和認識有正麵作用;而且某些帝製龍也做了許多推動社會進步的大事好事,但我們還是要清理和淘汰帝製龍。因為,帝王專製的曆史已成為過去,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的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已不需要所謂的“真龍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