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鎮。
一個很普通的江南小鎮,圩鎮上僅有兩條長街,橫一條豎一條叉成十字形。
自十字街心朝東走兩百步就是旗山鎮鎮政府,往南麵的盡頭是兩座學校——鎮中學和鎮中心小學,還有一所幼兒園;西街為繁華的商業區,那兒有個露天大集市,每逢圩日,便會有大批農夫、商販從四麵八方趕來交易,一時間牛喊羊叫討價還價高聲叫賣此起彼伏,倒也熱鬧非凡。
順十字街朝北而行有幢富麗堂皇的六層大廈,算得上是鎮上最好的建築了,那是旗山大酒樓,屬個體經營,老板是個瘸子,姓吳,人們都叫他“飛天吳拐”,真名反倒沒人叫了,據說此人不但有錢,而且是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很有來頭。
東南西北各條長街的兩側高高矮矮的房子一溜兒排開去,幾乎一律的上層住人,最底層作店麵。店鋪多是些百貨鋪、家電行、藥店、服裝店、小餐館、摩托修理店……,總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什麼買賣行當,都應有盡有。沿街偶爾也會冒出一兩幢鶴立雞群的樓房,那多半是銀行、信用社或者集體商店供銷社什麼的。
旗山鎮屬G市的衛星鄉鎮,離市區不到十公裏,而該市又是省會的衛星縣市,離省城也不過五十公裏,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交通也很便利,一條寬闊的國道橫擦而過。
鎮是因山而得名,轄區內有座旗山,海拔不過七百米,卻地形險峻,峰聳壁削,古木蒼蒼,雲煙嫋嫋。八年抗戰時,山上曾駐防中國軍隊一個師的兵力,一九四二年二月,這裏曾是長沙會戰分戰場之一。經過21天慘烈戰鬥,連同師長在內共六百餘將士壯烈殉國,旗山主峰竟被日機炸塌百餘米,鮮血柒紅整個山頭。
旗山南麵是一片寬廣平坦的蔥鬱原野,靠山腳處有一千年古跡嶽飛抗金點將台。據說土築的點將台原為七座,七步台一座,高有三丈,即主帥台,為嶽飛檢閱將士所用;五步台兩座,三步台四座,皆為不同等級的部將所用。由於歲月消磨,滄海桑田,戰事更迭,當年規模浩大、數量眾多的點將台,如今隻剩兩三座,像幾個碩大的墳塚靜臥於荒草密林之中。
時值二十世紀末,中國社會經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似乎是在一夜之間旗山鎮也開始熱鬧起來。
招商引資,發展工業,壯大鄉鎮企業諸多優惠政策紛紛出台,鎮郊雨後春筍般蓋起了幾家頗具規模的工廠,遠遠望去,最惹眼的不是宏偉的現代化廠房,而是幾個高聳的煙囪和巨型水塔。煙囪中不分白天黑夜地洶湧著遮天閉日的黑煙,水塔裏卻飄出沁人心脾的酒香。
麵對如此奇妙的景觀,有知情者解釋說,那冒黑煙的是老瓷廠,建於七十年代末,幾經擴建,八十年代紅火了一陣子,現在不行了,靠貸款過日子;大水塔下麵是家酒廠,我們地方上的名酒——旗酒,就是那兒出的,你喝過沒有?
說著一指更遠處一家升騰著嫋嫋白煙的花園式的現代化廠房建築群,看見嗎,那是中外合資企業威萊斯集團公司,淨資產兩個億,老板是東海人,姓高名陽,才三十出頭,可是全省都有名的企業家,同樣是陶瓷廠,人家的設備才叫先進,是從德國和意大利進口的,與老瓷廠相比,就好象手扶拖拉機比東風大貨,手扶的煙大跑得慢,東風根本就不冒煙但拉得多跑得快,而且不汙染環境。沒見旗山鎮的書記、鎮長這幾年紅得發紫嗎?年年領獎,天天上電視,聽說書記馬上就要調到市裏當副市長了,不就是因為以威萊斯集團為首的那幾家工廠交的稅多,讓旗山鎮的稅收連續兩年創全市第一!
話說這年秋天,旗山鎮的高音喇叭裏反複播放著一個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的通知,說是鎮裏將在近期開辦管理人才培訓班,為旗山鎮各企業、各行政村以及國有鎮辦單位培養輸送合格的誇世紀管理人才,招生對象是廣大高中畢業的未婚男女青年,有意者請於某月某日前至旗山鎮鎮政府辦公室報名。
這則消息似平靜水麵投下去的一塊巨石,又似久旱日子裏天空中飄來的一朵雨雲,給旗山鎮村村寨寨、角角落落的青年們帶來了無比美好的憧憬。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農村的高考落榜青年,紛紛奔走相告,以為跳出農門,改變生活的大好機遇來了,他們洗去雙腿泥巴,翻出束之高閣的中學課本,巴巴地跑去報名應試。
更有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從家信中得知此事,一想打工也非長久之計,如果在家鄉能謀到一份衣食所安的好工作,此生複欲何求,於是毅然告別繁華的大都市和五彩繽紛的流水線,也趕來報名了。
報名人數一下子竟突破了兩百名,經過文化考試,體格檢查,調查家訪,最後留在十字街口,鎮電影院門前公告欄紅榜上的名單是三十人。無可厚非,這三十個人裏麵不乏有走後門、拉關係“研究”而來的,我們不能不承認,就是非常嚴格的全國性高考也有作弊現象發生,何況這還不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