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令”三個字一處,四周皆是驚歎,又瞬間恢複安靜,唐左源直直跪下,回道:“罪臣唐左源敬聽上訓!”但凡是見到清朝令的官員,無論是否已經認罪,都要自稱罪臣。
聽他自稱罪臣,唐劍一突覺心中一痛,繼續冷冷地宣旨:“羅雲門尊令:兵部尚書忠南候涉嫌通敵賣國泄露軍機,如今已有細作證言,本門特啟清朝令,宣唐左源入羅雲門接受盤審,自此刻起到調查完畢或定罪之日,唐左源不得與清朝令執行者以外之人見麵、交談及接觸!自此刻起到調查完畢或唐左源被定罪之日,唐府全麵交於羅雲門接管,非唐府之人迅速撤離,唐府上下七十五人不得踏出府外一步,不得與清朝令執行者以外之人見麵、交談及接觸!清朝令已啟,清源長老督審督刑,戶部配合算師審計,大理寺卿協助特等細作取證,一等細作十六名負責捕擒,二等細作二十名負責查抄,若有異議或別情,及早上達!”這是清朝令宣旨時通用的言辭與格式,他雖然念得極順,語氣都未有波動,卻還是忍不住頓了一下才把最後一句話從幹澀的喉嚨中說出:“清朝令親啟者,羅雲門細作,唐劍一!”
這名字一說出口,唐左源如被驚雷擊中,怔怔地抬起頭,望向唐劍一,目光相接一瞬,兩人都快速地避開,目光掃到了唐劍一腰間的佩劍,唐左源布滿皺紋的眼眶浮上一些難以察覺的紅,眼裏有淚,仿佛那一瞬間被奪走了十五年的精力,身心俱傷,重重地磕倒在地,聲音嘶啞:“罪臣受訓!”
唐劍一不再說一句話,因為他知曉,自己再多說一個字都會忍不住哽咽,做了個手勢,自然就有人開始行動了。
府院裏的客人如驚雀一般迅速散去,唐真和下人們都被帶走關押在各個屋子裏,整個唐府冷清下來,就像一個高歌的人突然被掐住了咽喉,所有的熱鬧戛然而止。
唐左源雙手雙腳都被鎖上了玄鐵製成的鐐銬,被人押著,拖著沉重的步伐向唐劍一的方向走來,經過他馬邊時還是忍不住抬頭望了他一下,在他目光投來之時,唐劍一閉了下眼,麵上那一瞬間全是淋漓盡致的痛苦。
和“唐祺”這個名字一樣,“唐劍一”也是他的假名,每個細作都有很多假名的,這不足為奇,隻是這個假名他用得比較多而已。自當他被送入羅雲門開始,他的出身就成了羅雲門機密,後來成了四刹之一,出身就成了至高的機密,隻有昭明公主,清源長老及莫離知道他是出自唐家。唐左源不知道他的兒子就是羅雲門之一的青龍,但他卻清楚地記得,當年把他交給羅雲門之後,得皇上通融,去見過他一次,他師承清源長老學習劍術,唐左源就給他帶去一把寶劍,他說起清源長老在給他取假名,唐左源便道:“父親願你成為南珂最優秀的細作,如寶劍出鞘,一心護國,不如就叫劍一如何?”十歲的他點點頭:“好!孩兒就聽父親的,叫唐劍一!”
其實,當年他送他劍,給他取這個名字,都是有私心的,因為他想等哪天孩子長大了,自己好歹還可以憑這個名字或這把劍認出他來,於是,十五年後,他如願了。